最新公告: 重庆北碚温泉寺定于2023年5月27日至6月2日(农历四月初九至四月十五)举行佛像开光暨温泉寺首届水陆普度大斋胜会

佛学园地
联系我们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寺

电话:023-68867229

邮箱:shimh0316@163.com

五明研究

首页 >> 佛学园地 >> 五明研究

陈星桥:佛教的养生之道

文章来源:缙云寺 更新时间:2023-04-01 16:20:55

佛教的养生之道(一)

一、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

  健康、长寿,始终是人类努力追求的一种理想。为此,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出了许多的养生之道,其中,佛教和佛教徒也积累了丰富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不过,在谈论佛教的养生思想之前,应略为介绍一下佛教的创立与僧人的日常生活。

  佛教教主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624年出生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宫,其父王为他提供了优裕的生活条件,但他却不感兴趣,一味要寻求人生真谛与生死解脱。相传他先后于都城四门见到人间生老病死的四种情形,还于田间看见人驱牛、鸟啄虫、鹰抓鸟这种种弱肉强食的景观,深感众生生命的脆弱、痛苦、无常与虚幻,于是毅然放弃王位继承,出家学道,甚至跑到雪山苦行六年,常常日食一麦一麻。后来他发现一味苦行并非解脱之道,于是放弃苦行下山。这时一位牧女见到他虚弱不堪,便熬乳糜供养他。释迦牟尼的体力由此恢复,随后于菩提树下坐禅,入定七日,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此后他游行于五印度传播佛教思想,建立教团,佛教由此创立。

  在佛教教团中,佛教徒依性别和受戒的不同,分为出家的僧、尼二众和居家的男女二众,其中,僧、尼二众一般以寺院为单位,各自按照佛制的戒律和祖师们制定的清规组成规模不等的修行群体。早期的印度僧人居无定所,或住于林间树下,或住于崖洞、坟边;乞食为生,每日早、午两次,甚至仅于午间吃一顿;穿着更是简单,总共只有三件衣服;日常以坐禅为主,辅之以诵经;每半月集体诵戒一次,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每年夏季三个月安居一处专修,不许旅行,以免走路误伤虫蚁。以后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信众增多,僧团壮大,僧人有住于一处、聚众熏修的需要,信众有随时供养、请教的需要,于是一些王者大臣、长者富户将自己的园林住宅献给僧团,或为僧团搭建简易茅棚,于是有了“寺院”。不过那时僧人们除了三衣、钵、卧具等十几种随身用品之外,不允许也没有什么私有财产,遵循托钵乞食制度,多数时间仍过着四方游化的生活。寺院只是用于听佛说法、结夏安居,或各处僧人云游中暂时休憩之所。

  佛教于东汉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的文化相结合,不久即获得很大的发展,寺院林立,僧人在生活制度上也有几个突出的变革。一是自从吴大帝孙权立建初寺起,历代以来,佛教的大寺院多由皇帝敕建,僧徒也往往由国家剃度和监督管理,僧徒的生活由信徒或国家供给。因而佛制的乞食制度就逐渐没有必要奉行了,这同当时印度相比是一大变革。

  其次,佛陀制戒禁杀而不断肉,这是因为乞食自活,只能人家施舍什么吃什么,不能挑荤拣素。但中国从梁武帝开始,用法令禁制吃肉,用国家权力推行了佛在《楞伽》等经中所说的遗诫,这确实又是佛教华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素食之有益于健康和有助于延寿,近代医药科学的调查研究已提出充分的证明。

  再次,佛制戒律本来贯彻一种勤励身心、遮止放逸的精神,所以沙弥(初出家的僧人)的原意是勤策、劳策,沙门(出家修行者,后专指佛教僧人)的原意是勤劳、勤恳、劬劳、功劳。印度当时的社会传统,修道之人不能从事劳作。释迦创教之初自然不在这个问题上立异违俗。所以他要求僧人以乞食活命也是事非得已。为了养成僧徒勤劳的习惯,他在生活细节上制定了详密的规定,使事事必需亲自动手,不能仰赖他人,颐指气使。中国僧人的生活本赖国家的供给和信徒的施舍,后来由于佛教遭遇三次大的法难(国家颁令禁止佛教),僧人开始设法自谋生计。尤其是禅宗的兴起,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丛林制度,强调“农禅并重”,使佛法修行和生产劳动打成一片。这又是佛教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由此可知,佛教在化中国的同时,中国化的进程也是很大的。中国古代就是一个重视养生的国度,从而使佛教养生之道的内涵也更加丰富。下面拟着重介绍一下汉传佛教僧人的寺院生活。

  提起寺院的生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都以为是清净而悠闲的,名山仙境,晨钟暮鼓,青灯黄卷,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其实,真正的寺院生活是清苦而紧张的,从俗人看来也是十分枯燥、寂寞的。

  僧人每天清晨4时左右闻板而起,集体上殿做早课,约需时1小时,然后排班依序到斋堂(食堂)吃饭,佛门叫做过堂。饭前饭后都有唱念,吃饭实行分餐,不许出声,不许浪费,可谓纪律严明。饭后有的寺院还集体绕佛经行(散步)。随后是分工打扫寺院。上午和下午是工作时间,如务农、砍柴、种菜,看护殿堂,接待香客游人,经销香烛、经书、法物和素食等。没有分配工作的僧人则到禅堂坐禅,或到念佛堂念佛。中午也需过堂,仪式与早上一样,饭菜一般都比较简单,全是素食。午间可略作午休。傍晚须集体上晚殿,时间也是1小时左右。按照戒律,僧人是不吃晚饭的,但汉传寺院僧人白天事务较多,所以有的人也吃晚饭,权当吃药,所以将晚餐称作药石,不须行过堂仪式。晚间有的寺院安排有1~2小时的坐禅或念佛。余下的时间则自由支配,或拜佛,或诵经,或读书,或坐禅。寺院每月要举行两次集体诵戒仪式,时间约一小时左右。每月农历初一、十五或佛教纪念日(佛菩萨圣诞等),早晚功课的时间比平时长一些,午前还须在佛前举行供奉食物仪式。香火旺的寺院还常常须应信众要求举行一些佛事,如打普佛、放焰口、诵经、拜忏、打水陆等。有的寺院每年还定期举办念佛七或禅七,即多数僧人放下一切工作连续七天念佛或坐禅进行专修。过去中国僧人尤其是禅僧有云游参访问道的传统,生活飘忽不定。当代寺院僧人相对要稳定得多,有极少数寺院恢复了结夏安居制度,即在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的三个月内,全寺僧众不许外出,专心修行。

  佛教以解脱生死、觉悟成佛、弘法度生为首要目标,为此,僧人严持戒律,精进修行,往往不在意或容易忽视健康问题。但同时,多数寺院、庵堂处于深山远郊,医药条件比较差,加上僧人或离群索居,或过集体生活,必须善于自己照顾自己,平时还须帮助信众解决有关身心健康和养生方面的问题,这又迫使僧人要研究、掌握一定的养生之道。从以上的简单介绍来看,虽然各个寺院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不同,经济条件差异不小,但总体来说,僧人的生活是清苦的,衣食简单,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好在他们精神充实,生活也比较有规律。正是在以上特殊的修行理念和生活环境下,佛教的养生之道独树一帜,绽放为中国养生林苑中的一朵奇葩。

二、佛教的养生理念

  佛教认为生命无常,必然有生老病死等痛苦,任何人都不可能长生不老。因此佛教反对对身体的贪恋执著、过份的关照,认为应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佛修道,解决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贪瞋痴等烦恼,以自利利他,广度众生。另一方面,佛教认为“人身难得”,应倍加珍惜。若病痛缠身,即无法安心修道,成就弘法利生事业,死后还可能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三恶道而失去人身。所以学佛人为“借假修真”,应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尽可能长的寿命。佛教虽然不追求长生不老,但认为长寿———有限生命的延长———是可争取的,甚至凭着愿力和禅定力可“住寿一劫”,一劫相当于一千六百万年。

  佛教认为,疾病是人生必有的“生老病死”四大苦之一,分为两种,一种是身病,一种是心病,其中大部分的身病都与错误的思想和行为有关,因此它们都可以通过修行来预防和治疗。佛经中常赞叹佛陀有三十二种大人相,八十种随形好,所以我们在佛教寺院中看到的佛像或菩萨像,不仅身形健硕、相貌庄严,而且神情愉悦、慈祥,这实际上反映了佛教对于健康的一种最高理念:在生理上,眼耳鼻舌身五官端正,健壮、和谐;在心理上,坚毅安祥,充满智慧。只要努力修行,就可以达到这样一种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事实上,佛教僧团对于新出家或求受比丘戒者也有五官端正、身心健康的要求。

  能否健康、长寿,与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条件是密切相关的,但佛教更强调人自身的思想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佛教徒的大量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历代高僧大德积极实践着佛陀的教导,大都健康、长寿。翻开佛教传记,可知长寿的高僧史不绝书,其中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生卒年月。梁庭灿著《历代名人生卒年表》一书中附有《高僧生卒年表》,共录561人。我们现在依据佛教史传补上年过百岁者5人(宝掌、菩提达摩、慧可、智炫、钵达啰),90余岁者2人(慧休、普惠),80余岁者2人(法显、杜顺),共9人,连原表人数合计570人。其中百岁以上计12人,占2.1%;90岁以上42人(包括百岁以上者,下例同),占3.76%;80岁以上者162 人,占28.4%;70岁以上者361人,占63.7%;65岁以上的433人,占75.8%。

  这570人前后生存时间为公元233—1884年,凡1652年,生活地区遍布全国各地。他们中包括少数由印(西域)来华而度过晚年的僧徒。人数虽不算太多,但因他们都是为人传颂的高僧,所以最低限度要具备严持戒律的条件,即过一种清苦、勤劳、节制和规律性的生活。否则就会立即失去徒众的信仰,甚或遭到僧团的驱摈而不成其为高僧,更入不了传记。所以上述统计数字也反映出佛教养生理念的合理性,是积极的,主动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现代人常说的养生两大命题为:1、“生命在于运动”,2、“生命在于静养”。前者偏重于外在的、生理的强化;后者偏重于内在的、心理的涵养。所谓“动形健身”、“静神养心”,两者都有道理,不可偏废。佛教修行以禅定为核心,养生自然以静养见长,但对于运动的作用也是十分重视的。如佛教《大毗婆娑论》卷151提到“长寿”的条件时说:

  “若有于寿,恒作、恒转,受作、受转;时行,处行;修梵行;食所宜、食应量,生者应熟、熟者弃之,于宜匪宜能审观察;服医药、用医言;避灾厄;远凶戏。由此等故,寿不中夭。”

  这些条件归纳起来就是:(1)经常做些主动的和集体要求的运动和劳动;(2)出行要选择适当的时间、路程和目的地;(3)要断除不正当的淫欲;(4)饮食要适宜、适量,避免过生过熟,要仔细盘算适宜不适宜;(5)有病要服医生之药,照医生的话做;(6)要避开灾害、厄难之事;(7)要远离凶险的戏乐活动。

  自古以来,养生之道尽管有种种不同,但其原则是一致的。如果一个人能坚持实行“常运动,常劳动,慎行动,节淫欲,慎饮食,从医嘱,避灾厄,远凶戏”,长寿是不难的。而佛教的四众律仪正好都贯彻了这些原则,所以最低限度可以使虔诚奉行的僧俗信徒基本上都能“乐其天年而不中夭”了。

  欲知其详,读者可参看郭元兴《佛法与长寿》,《法音》1982年第1、2、4期。

三、佛教防病治病的理念与方法

  防病治病是养生的一个核心内容。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表明,人的机体通常具有强大的免疫系统和康复能力,换句话说,人体本身即有一个丰富的医药库,防病治病的最好办法就是充分调动和利用人本自具有的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佛教的修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这种作用。

  佛教将疾病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心病,一种是身病,认为疾病是由人们过去和现在不当的言语和行为造成的,而不当的言行是由错误的认识和不当的心理造成的,因此对于疾病主张重在防范,从改变不良的心理和不当的言行做起,而对于已生成的病,也须正确看待,并从心身两方面标本兼治。这种理念有利于纠正人们只重视治病忽视防病、治标不治本、治身不治心的问题。

  佛教所谓心病,并非现代意义上的精神病或神经病,而是指人们心中错误的认识和不健康的精神活动。佛教认为,由于人们不能正确认识世间万象皆是因缘条件的组合,本质是空是幻的道理,妄起贪爱执着,而产生种种毒害身心、降低人体抗病能力和康复能力的烦恼。只有通过对佛法的闻、思、修,致力于持戒、习定、修慧,才能转烦恼为菩提(觉悟)、转凡夫为圣人。

  关于身病的病理机制,佛教继承了印度的传统观念,以构成人体的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简称四大)的增损与平衡来加以表述,认为地大过盛,则会产生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等一百零一种病;若水大过盛,则会产生痰积胀满、腹痛下痢等一百零一种病;若火大过盛,则会产生煎寒壮热、支节皆痛等一百零一种病;若风大过盛,则会产生虚悬战掉、呕逆气急等一百零一种病。主张通过相应的调理或对治,使四大调和(平衡),则疾病自愈。

  致病的原因很多,佛教认为主要有如下几大方面:

  (一)外感风寒、内伤湿热等引起的四大不调。

  (二)负面情绪引起的生理紊乱,如瞋恨、忧愁、焦虑以及大悲大喜等。故《法句经》说:“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

  (三)由贪瞋痴等烦恼导致的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如饮食不节、过度疲劳、贪淫无度、酗酒等。《法句经》说:“贪淫致老,瞋恚致病,愚痴致死,除三得道。”

  (四)由过去和现在所造杀生、奸淫、欺诈等恶业而感召的恶疾或怨鬼缠绕。

  (五)坐禅本可有益身心,但若调节不当,也易走火入魔,得各种“禅病”。

  针对上述致病因素,佛教提出了自己的一套防病治病的方法:

  (一)治疗四大、五脏失调的疾病,可采用以下方法:(1)汤药,包括草、木、金石等药。(2)针灸、按摩。(3)节食或食疗。(4)加强运动,如散步、拜佛、瑜伽术、太极拳等。(5)静坐、观想。

  (二)治疗业报所感的疑难顽症,可采用忏悔、发善愿、放生、念佛、拜佛、诵经、持咒、修福回向等方法。

  (三)治疗怨鬼恶神所作的疾病,可采用持咒(大悲咒、楞严咒、准提咒等),诵经(金刚经、法华经、华严经、地藏经等),念佛、菩萨名(药师佛、观音菩萨等),诵三归、五戒、菩萨戒等。

  (四)治疗心病可通过闻法、诵经、持戒、坐禅等方法调整心态,祛除烦恼,自净其心。

  佛教不仅重视自我的治疗保健,还特别鼓励关心和看护他人的疾病。如《梵网经》说,看护病人所得的福德最大,居于八种福德之首。律典记载,释迦牟尼佛曾瞻视久病之比丘,亲自为他们洗浴除秽,浣濯其衣,清扫住处,并扶卧床上,为其说法。以后还制戒,令诸弟子见一切疾病之人,皆当瞻视供养,如佛无异。这不仅可使病人减轻痛苦,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时也增强了战胜病魔的信心。

  虽然治疗疾病非佛教之专长,但据统计,在汉文近万卷佛教大藏经中,专论医理或涉及医理的经书约有400部左右,医药卫生名词、术语4600多条。涉及内容有医药卫生、生理病理、修心养性等,十分丰富。有关佛教医学的经典主要有:《佛说佛医经》、《佛说婆罗门避死经》、《佛说奈女耆域因缘经》、《除一切疾病陀罗尼经》、《能净一切眼病陀罗尼经》、《佛说疗痔病经》、《佛说咒时气病经》、《咒齿经》、《咒目经》、《咒小儿经》、《治禅病秘要经》、《易筋经》、《迦叶仙人说医女人经》、《喂哺拿说救疗小儿疾病经》、《延寿经》、《佛说医喻经》、《耆婆脉经》、《龙树眼论》、《耆婆五脏论》、《医疗八支心要略论》、《医经》、《配方百论》、《大藏治病药》、《释门本草》等。大乘佛教本着慈悲济世的思想,强调“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其中即有专究医药学的医方明;《菩萨地持经》说有九种大乘禅,其中即有以治病为目的的“治病禅”,密宗八大悉地中亦有“治病悉地”;在藏传寺院中还设有专门的藏医学院,推动、发展了独特的藏医学;在汉传佛教历史上,僧人长寿者甚多,不少高僧还谙熟医道,悬壶济世,为世所称道,如西晋于法开,东晋支法存,南北朝惠义、僧深,隋朝智顗,唐朝鉴真、普济,五代高昙,宋代法坚,元代拳衡等。流传至今的很多有效中成药,均来自寺院秘方,如黑锡丹、片子癀、九味沉香散、九味牛黄丸等。弘扬佛教医学较著名的寺院有少林寺的伤骨科、浙江肖山竹林寺妇科等。直到现代,有许多寺院还保留施医施药的传统,如泉州承天寺、苏州报国寺的佛教义诊所以及青海塔尔寺、甘肃拉卜楞寺等。至于少林禅僧习武强身更是家喻户晓。可见佛教对健康和医疗保健的重视。

四、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

  大家知道,作为一个僧人或佛教徒是有戒规要求的,也就是说要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其目的虽不在于养生,但与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世人从中也可得到一些有益的启示。

  佛教的戒律甚多,规定非常细,涉及人的衣、食、住、行乃至起心动念。据律典载:僧戒广则无量,中则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略则二百五十戒;尼戒广则无量,中则八万威仪,十二万细行,略则三百四十八戒。对于广大的在家佛教徒,一般要求能遵循佛教基本的行为规范,即守五戒,行十善。五戒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十善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瞋、不痴。下面我们就以五戒十善为例,来说明佛教的行为规范对养生的重要意义。

  (一)不杀生戒 表现在行为上,不得故意杀害生命,包括不自杀、不助人杀、不杀害他人,不仅如此,还应爱护生命,做放生善行;表现在饮食上,吃三净肉(未见杀、未闻杀、非专门为我杀),甚至完全素食;表现在精神上,须培养慈悲心,消除瞋恨,修习忍辱。生命存续为一切之本,尊重、关爱其它生命,即是关爱自己。瞋恨、生气,极易在身中积累毒素,也易毒化人际关系,从而对身心造成实质性危害。素食易于消化,能净化血液,减少疾病,有益健康,已为当代大量的研究证实。所以忍辱柔和、慈心不杀为养生第一要务。古人总结说“仁者寿”,是很有道理的。

  (二)不偷盗戒 表现在行为上,是非予不取;表现在精神上是清心寡欲,不贪非份之财。财物是人的第二“生命”,若行偷盗、贪污等,贪心不足,行为诡秘,不仅有违国法,毒化社会环境,亦会破坏自己的声誉,甚至会损害自己的身体,实是得小便宜吃大亏。

  (三)不邪淫戒 表现在行为上,不乱搞男女关系;表现在精神上,不痴心纵欲,沉迷于女色。至于僧人,在这方面更是要求完全禁欲,因为佛教将淫欲视为修道的最大障碍。纵情色欲、乱搞男女关系,不仅破坏家庭,危害社会,亦为传播性病、爱滋病,戕身害命的首要祸乱之源,古往今来,各国法院或各地临床的案例不胜枚举。此戒正是要从源头上杜绝这种种危害。

  (四)不妄语戒 就是不要说假话,不可欺骗、误导他人以谋取私利。妄语不仅有违社会公德,损害个人的信誉,而且久而久之,也会使人生理、心理出现紊乱。同样,两舌(挑拨离间)、恶口(骂人)、绮语(说低级趣味的话)等,也会祸从口生,所以都应戒除。

  (五)不饮酒戒 饮酒能上瘾,容易使人丧失理智,口没遮拦,行为失控,甚至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来。同时,过量饮酒还会造成酒精中毒,严重危害身体。所以此戒历来被佛教列为五大戒之一,不过若因治病需要饮酒,佛教是允许的。此外,抽烟、吸毒等亦能麻醉人的神经,危害身体,多数佛教徒都会自觉地予以拒绝,这已成为不成文的规定。

  中国古代的圣哲老子也注意到环境对人的行为及身心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他在《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现代人得的所谓“文明病”、“富贵病”,多半与人们纵情声色、饮食无度、行为失范有关。从以上的介绍可知,必要的行为节制或规范,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

  应当指出,任何一种行为规范都有一定的地域和时代局限性。因此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来,其行为规范逐渐产生了一些变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丛林制度,但戒律的基本要求和精神并没有改变。与世俗的法律不同,佛教的清规戒律是建立于佛教的信仰和价值体系上,依靠信徒的自觉自律和相互监督来实施的。众多的清规戒律无疑对人的精神和行为是一种束缚,若没有坚定的信仰,没有对戒律价值的深切认识,不能把握戒律的精神因地置宜、因时置宜地实施,只是机械、勉强地遵守戒律,那是很痛苦的,甚至会损害身心健康。因此佛教的行为规范有一个如何适应时代的问题。过去佛教对新出家者要求五年学戒,不离自己从学的师父,目的是要使他们建立正确、坚定的信仰,真正认识戒律的精神与价值,从而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寺院僧团的生活。

佛教的养生之道(二)

陈星桥

五、佛教禅定与养生

  佛教禅定或瑜伽,是佛教最核心、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因为通过修习禅定,一是可以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防范和治疗人的许多“身病”;二是可以克服外界六尘(色、声、香、味、触、法)的诱惑和内心七情五欲的困扰,精神得以专注、安祥,并因禅定能产生智慧,解除人们内心存在的种种烦恼与颠倒妄想,彻底根除人的“心病”。正因如此,我国气功界将佛教禅定或瑜伽称为“佛家功”,并视之为“气功”的最高功法。

  坐禅看起来简单,两腿一盘,什么都不想就行了。其实这看似最简单的事恰恰最复杂,不仅修法多,目的不同,结果也大异,弄不好还可能得“禅病”。因此修禅定须满足一定要求:1、遵守必要的行为规范。2、饮食洁净。3、环境安静。4、有好的指导老师。5、节制乃至杜绝五官受色、声、香、味、触五种欲境的勾引。6、克服贪欲、瞋恨、嗜睡、躁动、多疑等负面心理。7、合理调节饮食、睡眠、身体坐姿、呼吸以及心理状态。

  千百年来,佛教的高僧大德在用禅定进行养生和治疗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以隋代智者大师的论述最为系统、精辟。他在《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卷下说:“夫坐禅之法,若能善用心者,则四百四病自然除瘥。”他总结有九种方法:

  1、系心脐中像豆子那么大,能治诸病,也能发生诸禅,因为息从脐出,还入至脐。又人托胎之时,带系在脐,是肠胃的根源。

  2、诸如上气胸满、两胁痛、背臂急、肩井痛、心热懊痛、烦不能食、脐下冷、上热下冷、阴阳不和以及气嗽等,可以用意守丹田的方法治疗。因为“丹田是气海,能销吞万病”。如果止心丹田仍觉痛切,可以移心足三里穴。若还不能止,则可以移心两脚大拇指甲的横纹上,以愈为度。

  3、心缘两脚之间,可以治愈头痛、眼睛赤疼、唇口热、疱疹、腹猝痛、两耳聋、颈项强等七种病。

  4、经常止心在足,能治一切病。因为我们平常用脑的时候多,“气强冲腑脏,翻破成病”,心如缘下,则五脏顺而消化力增强,众病自愈。

  5、身上有病,一心止于病外,如果没有特殊的障碍,不出三日,都能痊愈。  

  6、不以病为意,但寂然止住,心意和悦,也能治病。

  7、偏用出息,可治肿结沉重、身体枯瘠、痰饮胀满、饮食不消、腹痛下痢等病。偏用入息,可治憎寒壮热、支节皆痛、身体虚悬、肺闭胀急、呕逆气急等病。

  8、吹、呼、嘻、呵、嘘、呬六种息(或作气)治五脏诸病。六种息与脏腑的关系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呬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壅处但言嘻。”(俗称六字诀)  

  9、上息治沉重,下息治虚悬,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减坏息散诸阴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壅塞不通、症结肿毒,持息治战动不安,和息通治四大(地水火风)不和,补息补虚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遍治众患。  

  禅定何以对养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释。如我国中医的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说明精神的安定、和谐与正气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而佛教“气功”可以怡情养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

  古代的高僧长寿者以禅师居多,他们虽然衣食非常俭朴,医疗条件极差,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精神充实,“禅悦法喜”充满,因而能尽享天年。近代高僧虚云禅师(原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可说是一个苦行僧,一生坐禅、修庙不辍,活了120岁。虚云禅师的高足本焕法师,现任深圳弘法寺住持、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他生活俭朴,也是常年坚持禅修、诵经(也是一种静心之法),至今已97岁,依然耳聪目明,行走便捷,时常奔走于全国各地建寺、传戒、讲经说法。虚云禅师的另一弟子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1888年12月28日出生于福州市鼓楼区,2000年被评定为“全国第五届世纪健康老人”,且名列榜首。今年正月二十八日,他在福建漳州香光念佛堂安祥逝世,世寿116岁。他生前总结自己的养生之道是:“三勤、三静、三淡、三乐。”“三勤”谓脑勤、手勤、脚勤;“三静”即静心、静气、静行;“三淡”是看淡权力、看淡金钱、淡忘年龄;“三乐”就是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他的这种养生之道与他的禅修理念和实践是分不开的。

  总之,无数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既在于运动(运动员身体强壮,但长寿者少),更在于“空灵虚静”,佛教禅定的理念与方法是佛教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禅修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怡情养性、延年却老的目的。

  欲知其详,可参看拙文《略论佛教“气功”》,中国佛教协会《法音》1997年第4-7期。

六、佛教御心术与养生

  心理的调节与平衡,对于人的健康与长寿至关重要。但天灾人祸、际遇穷通、人情冷暖乃至平时的感官不适、言语冲突、举止违顺等等,都可能使人产生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导致心理失衡,久而久之,就会对人的身心造成实质性病变或损害。特别是当代,社会转型,人们生活节凑加快、物欲横流、行为失范、道德沦丧的现象遽增,使相当多的人包括许多儿童少年患上种种的心理疾病。所以懂得和善于调御自心,是人们安身立命、延年益寿的关键。

  御心术涉及面甚广,各个宗教和各种学派都有自己的御心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释、道三家中,向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界说,可见佛教以调御人心见长。

  佛教认为,人心如猿猴,四处攀缘,妄念纷飞;御心如牧牛,须时时看护,以免犯人苗稼。释迦牟尼佛是烦恼全断,举止安祥,心如止水,所以被当时人尊为佛陀(觉者)、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他说法45年,传下来许多调御人心,使人转恶为善、转迷为悟的理念与方法,以至后人有“世上好语佛说尽”之叹。

  御心的关键在于开发、增长人自心本具的智慧。佛教将智慧分为闻思修三种,通过看经诵经,听法师或善知识讲经说法,以增长闻慧;在此基础上须结合生活,如理思考,加深认识,是为思慧;有了思慧后还须如法修行实践,使自己的身、口、意三业清净,亲证宇宙真实之理,契合佛智,是为修慧。

  佛教御心的方法极多。一般是由粗到细,先遵守一些基本的行为规范,如五戒十善等。接着则应修习禅定,如诵经念佛、打坐参禅等,使自己心不旁鹜,定于一处。进一步则须深入禅观(冥想),依佛理用智慧,破析潜意识中的迷惑和贪瞋痴等烦恼、执著。

  从养生角度来说,御心术的基本要求是要对现实中的各种逆顺境界有正确的认知,外不受恶语、谣言等不良资讯的蛊惑,内不受负面情绪的左右,从而能保持理性的良好的心态,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今年春夏,我国面临大面积的“非典”疫情,许多人过度恐慌,应对失当。这不仅会降低自身的免疫能力,很容易染上“非典”,而且由于心理紊乱,处于神经性“非典”状态,给自己的身体和正常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必要的损害。正确的做法是:了解“非典”,保持警惕,遵循养生之道,处乱不惊。

  佛教御心术对当今的心身医学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日本身心医学家池田次郎的名著《自我分析》中说“近年来,欧美的心理疗法学者和专家们关心重视起东方宗教的祈祷、参禅等活动的医疗价值,把佛教的慈悲、智慧及‘无心’的锻炼引入心身疗法。”应用科学方法测量坐禅时脑电波图、脑血流图及其它内脏功能的变化,发现与“入静”状态极为相似,表明心态十分平静。佛教祈祷时也是一种精神统一的“入静”状态,可以起到净化心灵的良好作用。近代心身医学家们设计的多种心身疗法,如精神分析疗法、自我暗示疗法、渐进松弛疗法、自律训练法、森田疗法、形象控制疗法等,都是提供一种有效调控自心的技术,锻炼人们对生活的适应能力,以一种明智的态度积极主动地应付生活中不可回避的矛盾。其原理和方法大多脱胎于佛教禅定、瑜伽,具体方法从放松身体、调息、观想某种形象入手。

  佛教御心术完全可以走出寺院,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唐代的无际禅师曾为世人开出一付著名的《心药方》,他说:

  凡欲齐家、治国、学道、修身,先须服我十味妙药,方可成就。何名十味?

  慈悲心,一片; 好肚肠,一条; 温柔,半两; 道理,三分。信行,要紧;中直,一块; 孝顺,十分; 老实,一个; 阴骘,全用; 方便,不拘多少。

  此药用宽心锅内炒,不要焦,不要燥;去火性三分,于平等盆内研碎;三思为末,六波罗蜜为丸,如菩提子大。每日进三服,不拘时候,用和气汤送下。果能依此服之,无病不瘥。

  切忌言清行浊,利己损人,暗中箭,肚中毒,笑里刀,两头蛇,平地起风波。以上七件,速须戒之。

  以前十味,若能全用,可以致上福上寿,成佛作祖。若用其四五味者,亦可灭罪延年,消灾免患。各方俱不用,后悔无所补,虽扁鹊卢医,所谓病在膏肓,亦难疗矣;纵祷天地,祝神明,悉徒然哉。况此方不误主雇,不费药金,不劳煎煮,何不服之?偈曰:

  此方绝妙合天机,

  不用卢师扁鹊医。

  普劝善男并信女,

  急须对治莫狐疑。

  可见佛教御心术总的精神是要人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说到这里,我又联想到当代洪绍光教授推介的《养心八珍汤》,它与无际禅师开的《心药方》有异曲同工之妙,或许正是从中借鉴过来的。虽然如此,它可能更切合当今人的认知和心态。他说:

  人的幸福,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因此我们要做到心态平衡,养心八珍汤那是真正健康心灵的八珍汤、八味药。

  第一味药:慈爱心一片,对世界充满爱心。这个人如果对世界不充满爱心,那这个人做不好人。

  第二味药:好心肠二寸。一个人对世界充满爱心又善良,肯帮助人。

  第三味药:正气三分。人都要有正气。

  第四味药:宽容四钱。宽容比正气要多。

  第五味药:孝顺常在。我们做老年幸福组调查,影响老年人幸福最主要的因素不是金钱、地位,而是有一个孝顺的子女在身边。

  第六味药:老实适量,人也不能太老实,太老实变傻子也不行,老实须看情况适量掌握。

  第七味药:奉献不拘。

  第八味药:回报不求。

  把这八味药放在“宽心锅“里炒,文火慢炒,不焦不躁,就是慢慢经常思考,还须放在“公平钵”里研,精磨细研,越细越好,三思为末,淡泊为引,做事要三思而行,还要淡泊宁静,梧桐子大小,和气汤送下,清风明月,早晚分服,可净化心灵,升华人格,荣辱不惊。

  据说“养心八珍汤”有六大功效:第一,诚实做人;第二,认真做事;第三,奉献社会;第四,享受生活;第五,延年益寿;第六,消灾去祸。我想这是说,一个人既要奉献社会,还要会享受生活。这里的享受是指人需要更多的业余爱好,知识面宽一点,有越多的业余爱好,那么他的心理越容易平衡。当然,如果掌握一些佛教知识,多一点佛教智慧观照,那就不仅是一时的心理平衡,而是渐渐变得气定神闲、超凡脱俗,凛然而有出尘入化之妙了。

七、佛教的因果思想与养生

  从生物学来说,一种生命能从千百亿个胚胎中脱颖而出,非常不易,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作为高级生命的人类,从十月怀胎到出生,从呀呀学语到小学、中学、大学,从工作到成家立业,其历程更是复杂而漫长,期间充满变数。自古至今,人类一直执着地探寻着这些变数后的支配力量和运作规律。或尊上帝,或祀鬼神,或演周易,或占星象,或测八字,或看命相,如此等等。它们多数是非因计因,非果计果,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命运,惟有佛教基于“诸法从缘起”的宇宙法则,阐明了影响众生命运的道德性的因果规律,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

  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贯穿着三世因果的观念。佛教基于这种观念,要求信徒“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直至解脱生死,成就佛果。

  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事物的存在都是因果的存在,自然界万事万物因果分明,人世间的智愚、美丑、寿夭、穷通又岂是偶然!而决定这些因果差别的既非上帝,也不是别的什么外在的神秘力量,实际上就是我们的思想、语言和行为构成的业的作用。也就是说,人世间受道德律的制约,人们必须对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负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佛教认为,业果是通于三世的:今生作业今生受报者,谓之“顺现受”;今生作业来生受报者,谓之“顺生受”;今生作业来生不受,多生以后方受报者,谓之“顺后受”。所以《大宝积经》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我国早在《书经·洪范》中就提出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为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儒家认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长期行善积德、修心养性,才有可能“五福临门”。这一点与佛教的因果思想有相通之处,当然佛教因果的思想要深刻、广泛得多。佛教认为,杀生者得寿命短促报,偷盗者得资财匮乏报,邪淫者得妻不贞良报……。反之,若放生、护生,则得长寿报……。譬如说,过去或前生爱虐待动物的人,今世就多病;过去或前生嗜杀者,今世就会得短命的苦果;过去或前生吝啬的人,今世就会贫穷;过去或前生傲慢的人,今世就卑贱;过去或前生激动好怒的人,今世就丑陋……。

  佛教很早就流传有一则救蚁延生的著名公案:佛在世时,有一比丘已证道果,得六神通,预知随侍身边的小沙弥,再过七天,性命将尽。因此命沙弥回家探省母亲,并吩咐说:“八天以后再回来。”小沙弥回家,八天后回到师父身边,比丘觉得很奇怪,于是入定观察原因。原来沙弥在回家途中,看见蚁穴被水浸入,千万蚂蚁困在水中将被淹死。沙弥顿发一念慈心,随即脱下袈裟堵住水流,并用竹作桥救渡,万千蚂蚁因而得免溺死。由此功德,沙弥转短寿而成长寿,后来活到80岁高寿,并获证罗汉果,永离六道轮回之苦。

  这则公案说明,要想健康长寿,不完全在于吃得多好,保养、锻炼得多好,根本之道还在于有一颗平和仁慈之心,能广作善事。古来众多的高僧生活十分艰苦,衣食住行依戒规降到了极低的水平,而他们的寿命多数都能超过生活优裕的帝王、官绅,这值得世人深思。现代社会,人类因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整体寿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社会竞争激烈、物欲横流、道德失范,以及核战争威胁、恐怖主义等,出现了艾滋病、癌症等许多过去少有的疾病,人们的精神高度紧张,亚健康状态及患心理疾病者日益增多,二战以来仅因各种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数就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数。这一切是一般的养生之道所无法解决的。它表明,佛教的因果思想和养生之道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广义的养生之道应与佛教的修行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养生要以涵养心性、增进道德为基础,为前提,要尽力把握、修正自己的思想、语言和行为,使之符合因果规律。基于这样的认识,广大佛教徒在礼佛诵经、忏悔发愿、参禅念佛的同时,还要发扬大乘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积极从事布施、放生、护生、以及植树造林、修桥铺路、赈灾、义诊等种种慈善公益事业,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福德智慧。我想,在这样的基础上,“养生”才是积极的,并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当然,因缘果报是非常复杂的,非圣人不能究竟。尤其在现代社会,近百来年的变化超过以往数千甚至数万年的变化,我们更不可将佛教的因果观念简单化、庸俗化,生搬硬套,致遭讥嫌或疑谤。应深刻领会、把握因果律的精神实质,这样才能将它与养生之道很好地结合起来。

  (待 续)  

佛教的养生之道(三)

陈星桥

八、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十分重视饮食,故《汉书》谓“民以食为天”。饮食与人的健康关系十分密切,因而成为各种养生术关注的一大焦点。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哲学体系,对饮食与人的健康、修行、传教的关系有着许多独到的研究和规定。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住有生存、安住之义,也就是说,一切众生必须依“食”而得以生存、安定。佛教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将食分为以下四种:

  1、段食,指人体由对食物营养及色香味的生理需求而进行的摄取行为,由于饮食有粗细、餐次的不同,因而称为段食。

  2、触食,众生以眼、耳、鼻、舌、身、意六种官能(六根)去接触、摄取色、声、香、味、触、法六种境界(六尘),产生欲乐、适意的感觉,即为触食。

  3、思食,人的意识摄取各种名词术语、表象的活动。

  4、识食,与爱欲相应,执着身心为我的潜意识活动。

  这四种食一个比一个细,都是生命所不可缺少的,其中后三种基本属于精神活动范畴。佛教通过这种划分,将“食”的概念扩展到精神领域,认为一切能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求的东西都可称为食,它直接增益着众生的现前生命,同时关系着未来生命的再创。这就告诉我们,要想获得身心健康,不仅要合理摄取健康、适宜的物质食粮,而且还要合理摄取健康、适宜的精神食粮,并时常反省,调节净化之。佛教这一独特的饮食理念无疑深化和丰富了我国的饮食理论和养生理论,对于我们做好养生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单就满足生理需求的段食来说,佛教也是非常重视的,因此我们常可听见“佛法未转,食轮先转”、“身安则道隆”等说法。佛教在饮食问题上同样奉行中道哲学,既不自苦,也不纵食无度。下面介绍几个佛教有关饮食的养生经验:

  (一)素食养生 我国汉族地区僧人从梁武帝时代开始,即全面实行素食,以米、豆、杂粮为主食,佐以蔬菜、瓜果,不沾荤腥。据医学研究证明:人起源于灵长类动物,无论是牙齿还是肠胃结构,都宜以素食为主。现代文明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肿瘤或过度发胖等均与饮食高脂、高糖、高盐食品有关,而素食清淡、鲜美,营养丰富,不易伤脾胃,的确是一类有益健康、长寿的理想食品。许多僧人神清气爽,健康、长寿,少有上述现代文明病,即与他们长期吃素、不嗜烟酒有关。后面将专篇予以介绍。

  (二)节食益寿 佛教为了有利于修行,特别要求僧人要节制饮食,并制定有过午不食戒。科学研究表明,限食有助延长寿命。世界四大长寿地区人均热量的摄取仅1200大卡,只有发达国家的一半。动物实验证明:限食的小白鼠要比随意进食的同类延长寿命三分之一。粗茶淡饭,吃七八分饱,有助清洁谷道、净化血液、减毒减肥、轻身健体。所以古人有“若要长生,肠中常清”的经验之谈;唐代百丈禅师作《丛林二十要则》也强调:“疾病以减食为良药”;古人据此还研究出一套“辟谷”术,即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断食来祛病益智的方法。据医学测定表明,肉食者血液酸化,骨质疏松症和肾功能减退者发生率极高,在僧侣中上述疾患者较少发生,这与他们吃素和节食有关。过度饮食会加重肾脏负担,最终导致慢性自身中毒和衰老。

  (三)戒断烟酒 倡导喝茶 烟酒都有使人上瘾的特性。吸烟对人的健康几乎可说是有百害而无一利,不仅有损个人的容貌形象,而且还污染环境,影响他人;若吸食鸦片等毒品,更是耗财夺命,为世界各国法律所严禁。饮酒过量,危害更多,不仅会造成酒精中毒,引发各种疾病,而且能使人乱性丧智,行为失控,从而给自己和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佛经中列举酒的危害多达36种,因此它被列为佛教徒应当遵守的五大戒之一。当然若为治病,佛教也允许少量饮用。至于烟和鸦片等毒品,在佛教创立之时尚未出现,因而未被纳入戒律之中,但根据佛教酒戒之精神,绝大多数佛教徒都能远离烟和鸦片等毒品。多数佛教徒不仅没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而且还有喝茶的好传统。茶有生津止渴、解酒去腻、提神益思解乏的作用,还能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基本上可说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它虽然早在我国的周朝即已出现,但真正被作为饮料开始大量饮用,还是在魏晋以后,由于僧人的提倡而风行起来。许多禅寺“农禅并重”,种植、培育、制作了一些茶叶精品,在民众中享有盛誉。茶早已成为我国老百姓家中的必备饮料,目前也是世界公认的健康饮料。所以我们奉劝世人不吸烟,少饮酒,多喝茶。

  (四)讲究卫生 实行分餐 佛教早在2500年前即规定:僧人饮水要过滤,避免食入不洁之微生物;饭前要念诵经咒,心怀感恩之情;集体吃饭实行分餐制,并须遵守必要的规矩,如不许浪费、喧哗、打逗等;饭后除了为施主祈福以外,须咀嚼柳枝用以洁牙,还要散步经行。其中不乏科学、合理的养生之道,值得我们借鉴。

  欲知其详,可参看拙文《酒·酒祸·酒戒》,中国佛教协会《法音》1992年第9期;《茶·茶益·茶道》,河北省佛教协会《禅》1995年第6期;《佛教与中国的饮食文化》,《法音》1997年第1期。

九、素食与养生

  素食是我国汉传佛教的一大特色,是佛教饮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佛教养生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所谓素食,即不食荤腥。其中荤指葱、蒜、韭菜等五种气味强烈(辛臭)的蔬菜,简称五辛;腥则指一切动物肉。前者主要是为了清净身心,不熏扰他人,后者则主要出于佛教的慈悲教义,关爱一切生命,可见佛教的饮食禁忌(包括不饮酒等)范围比其它宗教都要广。于是人们不禁会为佛教徒的身体健康而担心,不少人因此而视学佛为畏途。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就素食与健康或素食与养生问题作一番实事求是的深入的探讨。

  (一)佛教关于素食的规定与影响

  如前所述,不食荤腥是佛教教义上的一种要求,但在实践中,则有一些合情合理的具体规定。如对于僧人来说,可以食“三净肉”,有病需要食用荤腥时也可开许。因为在古印度,佛教僧团实行乞食制度,僧人乞食时不论贫富,乞到什么吃什么,不挑食,以平等心来接受。当有人供养肉食时,乞食者应当观察,此肉是不是为我所杀,或被怀疑为我所杀,我有没有看到杀生,有没有听到杀生。如果不是,可以接受。这就是所谓的“三净肉”。直到今天,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国家和地区如泰国、斯里兰卡、缅甸和我国云南傣族地区的佛教僧团仍然奉行这一规定。僧人托钵应供,不忌荤腥。而信奉藏传佛教的我国西藏、内蒙等地的佛教僧团,虽不托钵应供,但因处于牧区,自然条件恶劣,所以也根据三净肉的规定,不忌荤腥。惟有我国汉传佛教寺院,因国情不同,未能实行托钵乞食制度,又信奉大乘,强调慈心不杀,加上农业发达,自然条件允许等原因,从公元511年,虔信大乘佛教的梁武帝萧衍颁布《断酒肉文》后,便开始严格实行素食。

  而对于佛教的居家信众来说,则没有什么硬性的规定,完全遵循自愿的原则。受过五戒或菩萨戒的居士,原则上应禁食荤腥,或只食“三净肉”。一般的信众,多选择在每月的初一、十五、六斋日和佛菩萨诞辰等特殊的日子里吃素。

  随着佛教的发展和历代高僧大德的大力提倡,千百年来,广大佛教徒盛行放生、护生,素食更是成为汉传佛教的一种优良传统与特色,影响所及,我国民间也是素食成风。可以说,佛教的素食文化对我国社会的饮食结构、习惯乃至饮食观念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素食最符合养生之道

  1、肉食不利于养生

  在说明素食的利益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肉食有些什么危害。以往说起肉食,多数人都会与美味佳肴、营养丰富联系起来,若说肉食有什么危害,这些人恐怕听都不想听。但根据科学和医学界的大量研究表明,现代发达国家流行的所谓“文明病”,如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等等,都与人们不当的饮食习惯有关,其中食肉多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人类的许多传染病也与肉食有关,如今年春夏间在我国所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即与食用野生动物有关。

  我们现在所吃的肉食,基本上都来自各种各样的养殖场。在这些动物的生长过程中,为了让它们长得更快,缩短养殖周期,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养殖者给它们注射了很多的抗生素、激素、镇定剂和开胃药,喂养的饲料中也有很多的化学物质,这使动物的体内堆积了大量的化学毒素;等它们被宰杀之后,因为肉质会很快腐烂,变成青灰色,宰杀者或售卖者又会在肉的上面加上硝酸盐、亚硝酸盐等防腐剂;有的海鲜为了保鲜,商家会把它们泡在福尔马林里。而这些化学毒素都会对人的身体造成伤害。

  现代医学通过解剖化验证明,动物被杀死的时候会在体内形成多种有害的物质,由于动物被杀之前的恐惧,以及被杀之中的痛苦,使其身体中的生化作用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致使毒素遍布全身,使整个尸体都被毒化了。正如我们的身体在恐惧或愤怒的紧张之中会得病,动物无异于人类,在危险的情况中也会产生极大的化学变化。动物血液中的荷尔蒙,尤其是肾上腺素,在见到其他的动物被杀时,其分泌情况会彻底地改变。这种大量的荷尔蒙留在肉内,经由人类的食用,就会毒化人类的身体组织。美国营养学家指出:“动物死尸的肉中,含有毒性的血液与其他的排泄物。”

  我们知道,各种动物本身都有体臭,加上非正常死亡和存放,其尸体腥臭至极,久食素者对此都极敏感,甚至会恶心、呕吐。而肉食者之所以会觉得香,多是嗜欲的心理作祟和“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的生理作用。

  动物体内还有各种各样的寄生虫和病毒,尤其是由于感染疾病而死的动物,其体内病毒会传染给食其肉者。通常,有毒的微生物即使经过烹饪也不会消灭。如果这种肉没有煮熟,或只是轻微加以烧烤,便会成为感染的来源。近几年令大家谈虎色变的疯牛病、口蹄疫和今年春夏流行的非典等瘟疫,就是最残酷的例证。

  另外,肉食摄入过量,会造成营养过剩,血液混浊,心脏病、高血脂、糖尿病、过度肥胖等病症,皆是由于摄入过多的饱和性脂肪和胆固醇所造成的。世界健康统计资料不断地显示,“肉类消耗过多”的国家,罹患疾病的比率也相对提高(如心脏病、癌症),而不同国家的素食者,罹病的比率就低得很多。美国医药学会会刊在1961年曾经报导:“素食至少可以预防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七的心脏病。”世界上的一些以肉食为主要食品的部落,人的寿命都不长。如爱斯基摩人,主要以食用肉类、脂肪为生,平均年龄却只有27.5岁。相形之下,人类学家经过观察记录下来,诸如巴基斯坦的杭瑞、墨西哥的欧托米以及美国西南部的土著都是非肉食民族,但他们却享有健康、活力及长寿。

  人虽然属于灵长类高级动物,但在贪生怕死方面,与一切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虽然自然界存在生存竞争、弱肉强食的现象,但这并不能说明人天然的对其它生命体具有生杀予夺权,正象白人对“黑奴”不应具有生杀予夺权一样。而且佛教认为,一切众生皆具佛性,平等平等,故将伤生害命列为第一大戒。食肉者不是自行杀生,便是间接的助长杀业,且易生嗔动怒,这不利于慈悲心或菩提心的生起、增长。如《涅槃经》中迦叶尊者问佛:“云何如来不听食肉?”佛言:“夫食肉者,断大慈种。”迦叶又问佛:“何故先食三净肉乃至九净肉?”佛告迦叶:“是因事渐次而制,当知即是现断肉义。迦叶,我从今日,制诸弟子不得食一切肉也。”《梵网经》云:“若佛子,一切肉不得食,断大慈悲佛种子,一切众生见而舍去,是故一切菩萨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

  另外,动物被杀时的那种怨气,在它的生命结束时也不能停止,很可能会影响它的下一期生命。按照佛教的因果理论,多行杀生,必然会在今生或来生遭短命、身体多病等报应。佛经里对疾病的分类,其中即有业果病,业果病大多与怨气和杀业有关,仅用外在的医疗手段很难治好。另外,多行杀生还会增加生命界中的戾气、怨气,破坏生态平衡。正如一首古诗所说:“千百年来碗里羹,冤深似海恨难平;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

  由上可知,肉食无论从人的生理、心理的健康角度还是从道义和社会环境、卫生的角度来说,都存在许多的危害,是不利于养生的。

  2、素食的利益

  与肉食相反,素食(特指不吃肉类)的利益很多,极有利于养生。

  素食有两大特点:一是含维生素多。维生素C能强化人体的免疫系统;维生素A能抵抗传染病,是身体皮肤、眼睛、呼吸器官、消化器官、泌尿管道等第一道防线所必须的抗体;维生素B有补充脑神经系统及联络网的免疫功能。二是含纤维质多。纤维对人体有许多好处:(1)有助于控制体重,不会发胖,又活力充沛。(2)能增强胃肠功能,促进食物营养的消化和吸收,同时能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3)可以降低血液中与心脏病有密切关系的脂肪,如胆固醇、三酸甘油脂等的含量。(4)可以降低人体对胰岛素的需要,有益于糖尿病及其它病患。(5)纤维素是肠道中粪便最佳的扩充剂和软化剂,能使粪便膨胀软化,促进肠蠕动,排便通畅。因其本质粗糙,可以稀释大肠中的致癌物质,连带其它杂物,一齐推出体外,因此能防止肠癌的形成。(6)纤维质增加,血压就会降低。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许多所谓的“正常”老化,甚至可以说是缩短寿命的现象,如果多吃带纤维质的素食,则能有所改善,并能预防多种致命的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癌症等。这也许是为什么许多僧人会长寿的原因之一。

  现在让我们进一步分析素食对人的益处。

  首先,素食营养丰富。人体最需要而又最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糖、脂肪、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水和空气,而人需要从食物里获得的营养素食里全都有。糖不必说了,因为本来就是从植物里提取的。脂肪能够供给人体大量的热量,是非常重要的营养素,脂肪酸总共有13种之多,但所有的动物性脂肪加起来只有6种,而植物性脂肪里却全部拥有。而且动物性脂肪为饱和脂肪,含胆固醇量多,易引起血管硬化、高血压、心脏病,亦有利于癌细胞繁殖;植物性脂肪为非饱和脂肪,能促进胆汁酸的分泌增加,使胆固醇降低,可避免心脏病和各种血管病症。一般人所关心的蛋白质,植物中的含量也很高,甚至比肉类和蛋类都要高,尤其是黄豆和黑豆,黄豆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多,近于鸡蛋的三倍。更不用说维生素与矿物质了,植物食品的含量比肉类要高得多,所以素食者只要搭配合理,根本不会营养不良。素食食品中不会有如上所述的肉食中的种种毒素,更容易消化、吸收,且没有副作用,可以说是人类的安全食品。

  台湾台大医院的陈瑞三教授(依音译)曾经花了两年的时间对台北部的49座寺院里249位出家人做各项身体检查和血液分析,另外,他也选出1057位荤食者来做比较,经研究得出了三个结论:第一,素食者体内胆固醇含量非常低,所以很少发生高血压、心脏病或是血管方面的疾病;第二,素食者根本不会营养不良;第三,素食不会造成贫血,反而是肉食者罹患贫血的比例比素食者高。

  以往美国农业部规定,乳品、肉谷类、水果和蔬菜这四种基本食物应均衡食取。后经实践证明,这种旧的食物组合会带来多种疾病和缩短寿命。于是从1991年开始,美国政府大力提倡新的四种基本食物组合:全麦谷类、蔬菜、种子豆类、水果。后来,美国农业部正式宣布:素食在各种营养方面均可达到“国家推荐的饮食标准”(RDAS)。也就是说,不必吃肉、鱼、鸡、蛋和乳制品,也可以有很好的营养。

  第二,素食使人聪明。《大戴礼记》云:“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古人的这种认识逐渐被现代科学所证实。近代日本平山雄博士以科学的方法研究发现,素食者嗜欲淡,肉食者嗜欲浓;素食者神志清,肉食者神志浊;素食者脑力敏捷,肉食者神经迟钝。根据大脑生理学上的说明,人的大脑活动力,是由脑细胞内具有正反两种力量交互作用,在大脑之中不断冲击而形成的,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思考”。这样的冲击到了最高层,总有一方的作用获得胜利,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决定”。但是要使大脑细胞能够充分发挥其正反两种作用,就必须充分供给大脑细胞所必需的养分,这种养分主要是麸酸,其次为维生素B及氧等。而食物中以完整谷物及豆类,含麸酸和各种维生素B最丰富,肉类则次之且量微。人体本身也可制造维生素B,但如果偏食肉类,血液就会变为酸性,从而损害其制造功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员也有类似的报道说,吃健康饮食,尤其是全麦食物能促进脑筋化合作用,创造心灵深处的安宁幸福。所以素食的人可以获得更为健全的脑力,也才能使智慧与判断力提高。

  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一生素食,活到93岁高龄,生前不仅身体很好,而且思维十分敏捷。当代佛学泰斗、台湾的印顺长老终生吃素,现在年近百岁,还在忙着著书立说,度化众生。历史上许多闻名的宗教家、哲学家、作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名人都是素食者,或力荐素食的重要性。例如释迦牟尼佛、耶稣基督、维吉尔、霍里斯、柏拉图、欧维德、佩脱拉克、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莎士比亚、福尔特尔、牛顿、达芬奇、达尔文、富兰克林、爱默生、梭罗、左拉、罗素、华格纳、雪莱、威尔斯、爱因斯坦、泰戈尔、托尔斯泰、萧伯纳、甘地、史怀哲,以及近代的保罗纽曼、黛安娜王妃等,我们能说他们不聪明吗!

  第三,素食可以抗癌,防治多种疾病。根据人类演化的研究显示,我们的祖先都是天生的素食者。人类的身体结构如牙齿、肠胃等,更适合于素食。肉食动物的小肠和大肠都短,而且大肠特别地直而平滑,有利于排毒。相反地,人与素食动物的小肠长,大肠也长,来回重叠,肠壁有皱褶又不平滑,所以人们吃下的肉容易在肠中久留、腐败并产生毒素。这些毒素与结肠癌的发生有关,另外还会给具有解毒功能的肝脏增加负荷,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

  另外,血液在人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的血液不好,他就不会健康。根据医学研究,好的血液应呈微碱性,血液中富有钙和钾等矿物质。而动物性的食品多半容易使血液变酸性,而植物性的食品大多含有较多的矿物质(但也有例外,如大米多含磷质,能使血液变酸),所以素食会使血液变微碱性,有助于身体健康。根据日本大阪大学片濑淡教授的研究,血液若作酸性反应时,细胞即行老化,癌细胞就会扩展。如果要控制癌细胞的发展,最好是使血液呈微碱性。美国德州大学的金森教授发现,在纽约附近的一个小镇上,各种癌症的人数都低于其它邻镇,经研究知道该镇有一大湖,湖水中钾的含量高于其它镇。金森教授又将全世界20个国家的资料作分析,结果发现凡摄取钾量多的地区,其患癌病的人就少。癌细胞易于繁殖的对象,是偏于肉食、卵及酸性食品的患者。而素食中含有大量的钾和钙等矿物质,会使血液变碱性。所以在美国民间,以素食治疗癌病的方法甚为盛行。在美国加州的琉璃光养生中心,医学博士雷久南女士发明了一种素食养生疗法,治愈了多种被传统医学宣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挽救了千百个濒临死亡者的生命。

  第四,素食可以减肥。现代人已经认识到,“肥胖并非是福”,特别是过度的肥胖给身心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间接的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如各种心血管疾病等。而且肥胖的人行动起来十分不便,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尤其是爱美的女性更是深为肥胖所苦。因此多种减肥健身的组织与活动在全世界兴盛起来。而通过素食来减肥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因为素食中纤维质多,能减少消化过程中对脂肪的吸收,有助于控制体重,不会增加多余的赘肉而发胖。

  第五,素食可以美容,除体臭。对于素食的人来说,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何有的素食者容颜肤色红光焕发,而有些素食者面黄肌瘦?除了各人先天的因素和所居住的环境因素外,有些素食者信仰偏激,或不懂、忽视了饮食规律,偏于某一种或几种食物,且烹调不当,长期如此,自然就会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营养,引起生理上的失调,面黄肌瘦,且容易生病。其实,素食者若能遵循饮食规律,保持饮食平衡,五谷杂粮和各种蔬菜、水果都吃一些,完全可以保证营养充足,气色光润。

  另外,皮肤的好坏与血液有直接的关系。汗腺的分泌是人体一种重要的新陈代谢功能,汗液内约含有百分之一点五的固体物质。这些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食盐、尿素和乳酸等。当食肉类多时,血液中的酸性度也会增高,当血液中的尿素和乳酸一来到皮肤表面,就不停地侵蚀皮肤表面的细胞。这样受了侵害的皮肤就会变得粗糙、失去弹性,尤其是面部的皮肤显得松弛无力,一遇冷风或被日光曝晒,皮肤马上就会裂开或发炎。而素食者血液呈微碱性,含有多种矿物质。当他们出汗时,随汗水排出身体的有害物质就少很多,不会损害皮肤了。同时钙等矿物质又能把血液中的有害物质清洗掉,使血液变纯洁,从而充分发挥其作用,皮肤自然会变得颜色红润,柔嫩光泽,使人看上去更加年青。

  又,肉食者汗腺散发的体臭特别浓。这是因为食肉多时,体内的血液就变成了酸性,而血液里所产生的有害的酸性物质,大部分会从汗液里分泌出来,且奇臭无比。为此,以肉食为主的许多西方人不得不以各种香水来消除体臭。《大乘入楞伽经》中佛陀云:“大慧,食肉之人,众生见之,悉皆惊怖,修慈心者,云何食肉!大慧,夫食肉者,身体臭秽,贤圣善士,不用亲狎,是故菩萨不应食肉。”而素食者血液呈微碱性,身轻气爽,基本上没有甚么怪味。尤其是一些高僧,传说连虎狼都不碰他们,而且他们圆寂后,存放多日也无异味,有的坐缸土葬经若干年,尸体也不腐烂。看来这与他们长期修行和吃素有相当的关系。

  第六,素食者耐力强。世人有一个很普遍的错误观念,以为辛苦的工作须要耐久的体力,非吃大鱼大肉不可。可是许多试验证明,肉食者爆发力强,而素食者富有耐久力。美国耶鲁大学的欧文菲沙教授以一组素食运动员,与校内精选的运动员对抗,结果表明,虽然前者未经训练,但其耐久力胜过后者两倍多。一位瑞典科学家,给9位运动员作一次3天的骑单车持久力的测试。测试是先给他们营养肉食,然后再换成高级素食。当这9位运动员食营养肉食时,他们在单车上的持久力是57分钟;当经过3天的混合营养(即肉类与蔬菜混合)时,他们的平均持久力是114分钟;当以素食为主时,持久力是167分钟。可见素食的营养所产生的持久力超过肉食的三倍。在动物界,我们见到的素食动物如牛、马、大象、骆驼等,不仅身躯壮硕,而且耐力特强。这也充分说明素食者耐力强过肉食者。

  第七,素食者神清气爽,健康长寿,不受恶报。五谷、蔬菜、水果等自然植物,得水土之养,沐日月之光,感四时之气,种类繁多,色泽丰富,五味俱全,实为绿色、卫生、安全、健康的食品,经过适当的烹饪、搭配,不仅味道清淡、鲜美,容易消化,而且绝少毒副作用,完全可以满足人体营养所需,吃起来令人放心、舒心,也最符合“尚淡泊”的养生之道。尤其是近代工业发展,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水质急骤恶化,野生动植物被大量砍伐、捕杀,使生态失去平衡,各种动物的身上最易积聚毒素,加上不法商贩和业主(包括厨师)的掺杂使假、不卫生操作,以致食肉者经常发生食物中毒事件,人身致癌率也相应激增。著名的素食医生克罗博士说:“我们吃素时不需担心食物是因什么病而死,这让人吃起来多愉快啊!”爱因斯坦说:“我认为素食者所产生性情上的改变和净化,对人类都有相当好的利益,所以素食对人类很吉祥。”当然,从佛教因果律来说,多行杀生,必然会在今生或来生遭短命、身体多病等报应。而素食者慈心增长,无有此患,所以安详而愉快。

  二次大战前,保加利亚是长寿国家。全国600万人口中,有160万人年龄超过百岁,而其中的95%为终生不食肉者。在世界各国发现的长寿老人,大多数也都是素食或以素食为主。至于佛教高僧中的长寿例子就更多了。

  素食的利益还有很多。笔者受家庭影响,从小即开始吃素,虽然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文革”和下乡插队劳动等艰苦岁月以及如今的工作繁忙,但我依然保有健康,身高1.75米,体重维持在135斤左右。虽然已年近知命,但没得过什么大病,感冒也很少,而且打起羽毛球赛来,可连续2个多小时,耐力比较强。我夫人孙菁灼吃素已有六七年,也是素食的真切受益者。她不但身体比从前更健康,而且常常觉得神清气爽;气色也比较好,面色红润,皮肤细腻光洁,看起来比真实年龄要年轻许多。以至一些原想劝她吃荤的朋友,也慢慢学着吃起素来。为帮助我写这篇文章,她从众多宣传素食的书籍和网络中收集了不少资料。

  (三)正确看待和奉行素食

  饮食是关系生命存续和发展的一大要素,各国各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种种不同的饮食生活习惯和饮食文化。因此,是选择肉食还是素食,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对这一问题,应从历史的缘起的观点来加以审视。从佛教来说,素食固然是应予鼓励的事,但并不要求所有学佛的人一定要吃素,所以千万不要以是否吃素来划界线。作为佛教僧人,无论是哪一语系哪一宗派的,如果的确条件不具足,不能吃素,也应严格遵循“三净肉”的规定。当然,我国汉传佛教僧人必须吃素,这是关系寺院道风和佛教的社会形象的问题。作为佛教在家信徒,最好能吃全素,若没有条件,也可先吃三净肉,或选择在六斋日和佛菩萨圣诞日吃素,逐渐过渡到吃全素。从世人来说,素食并非一定要与信仰挂钩,它也并非佛教徒的专利,既然素食有那么多的好处,为了健康、环保或养生,人人都可以奉行素食。当代世界各地涌现了不少“新素食主义者”。例如美国有1200多万食素者,食素者由2.1%增长到4.3%;加拿大多伦多素食协会的会员5年来增加了1倍多;英国目前有七百万素食者,并且以每周两千人的速度在增长,英国最大的素食组织是“素食协会”,会员有两万多人;在香港,200多家素食馆生意兴隆,台湾素食馆更是遍布城乡。西方的素食主义更偏重健康和伦理方面,第一个素食主义团体正式诞生于1809年英国的曼彻斯特;而全球性的国际素食者联合会(International Vegetarian Union)于1908年在北爱尔兰成立。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们考虑到尊重动物的生命和生存权利,减少残忍的杀戮,以及节约地球资源,减少饥饿与贫困,降低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因素,从而赋予现代的素食主义一层崭新的色彩。

  至于如何奉行素食,我以为最好能有一定的信仰和若干正当的理由,从而使素食之举更有意义、更有力量。其次,由肉食转变为素食,应过好心理关、生理关和家庭、人际关。所谓过心理关,就是要转变认识或饮食的价值取向,相信素食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好处,没什么坏处。其次,要经得起诱惑,不贪美味,不要以为素食损失了什么。所谓过生理关,就是要注意逐渐摆脱个人生理上对肉食的习惯性依赖,使自己的机体完全能从素食中汲取所需的各种营养,一旦养成了素食习惯,就自然会对肉食产生厌恶之心,避之唯恐不及。所谓过家庭、人际关,就是在素食的过程中,可能会给家庭生活、出行以及人际交往带来种种的矛盾、隔漠和不便,尤其在我国内地,素食馆稀少,多数人对肉食的危害和素食的意义缺乏基本的认识,因而这一问题显得特别突出。因此要会善巧处理,要经得起考验。相信随着佛教的发展和人们对肉食有害而素食有益的认识提高,这一问题会逐步改善。第三,要了解一些素食的知识,懂得素食的均衡、搭配,形成良好的饮食结构和卫生习惯。深绿色叶菜、坚果、核仁等天然食品是维生素和优质蛋白的最好来源;豆浆、豆腐則是加工食品中最受肯定的素食营养品。至于豆鸡素肉,在选购時最好要特別注意其制造过程的卫生品质及添加成份。在烹调食物時,最好慎选烹调油,並尽量以生菜沙拉、水煮、清蒸、凉拌等方式处理,如此更能保持素食的原有风味。若煮食方法以煎炸为主,再加上大量用油,可能会令胆固醇增高。从中医的角度看,人的体质和疾病分为阴阳、寒热,而素食也有阴阳、寒热不同的性质。若不懂或不加选择地食用,或偏食少数几种食物,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营养不良,身体不适。我国历来有“药补不如食补”之说,而食补就必须讲究食物的阴阳、寒热性质。

另外,吃素的人要经常运动、多喝水、晒太阳,帮助身体更有效利用素食的营养成份。最好能接受奶和蛋,即不严格素食,以避免营养不足,特别是儿童、孕妇、哺乳的母亲最好不要坚持严格素食。应该特別补充含维生素B12多的食品如啤酒、酵母、乳制品等;含维生素D多的食品如鸡蛋、乳酪、添加維生素D的营养強化食品;含铁多的食品如坚果、核仁、豆腐、南瓜子等;含钙多的食品如奶类及乳制品、豆浆、豆腐、深绿色叶菜;含锌多的食品如杏仁果、豆浆、豆腐、未精制的五谷杂粮。女性素食者,应掌握一些素食谱及其烹饪技术,从而使家庭成员都能喜欢素食,得到素食的利益。 (待 续)

佛教的养生之道(四)

陈星桥

十、僧人与养生

  养生之道不仅是一种重要而复杂的知识或认识问题,最重要且更困难的是能否实践以及如何实践的问题。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但由于各人的生理、心理以及所处自然和社会环境差异很大,因而对养生的认识和实践也就很不一样。也可以说,不同社会职业的人,其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也会有所不同。如前所述,佛教的养生之道既有一定的普遍性,也有相当的特殊性,它由一类特殊的社会成员———佛教的高僧大德和广大信徒在实践佛教的教理教义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探讨佛教徒———出家僧人和在家居士———的养生问题,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佛教养生之道的认识,有利于佛教徒正确处理养生与修行的关系,做到身心愉悦,健康长寿。

  佛教僧人是社会中的一类特殊人群,即使在各宗教的专业神职人员中,他们也是比较特殊的。他(她)们出离家庭,不管是独身修行,还是在寺院中集体修行,都受到佛教戒规和社会舆论的制约。僧人在实践佛教养生之道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禁忌和诸多问题。在我们所见到的僧人中,有的身强体壮,满面红光;有的神清气爽,和蔼可亲;有的面黄肌瘦,体弱多病;有的性情怪异,甚至发为神经病。同样为僧,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不同?除了各人先天性的因素以外,我想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僧人出家无家,四海为家,可以减少随“家”而来的一系列麻烦和牵挂,也因此才可能把生活需求降低到最少程度,才可能有较多的修心养性之余暇,“少忧,少恼,少希望住”,“无挂碍故,无有恐怖”,颇合乎养生之道,这是僧人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四处漂泊,若无相当的适应能力,必然身心不安,极易受损。从年轻僧人来说,血气方刚,往往洪福无缘受,清福尤难享,若信心不坚,定慧力不够,面对欲境诱惑,只是一味压抑,不善疏导、回避,极有可能造成生理紊乱,性格变得怪异;从老年僧人来说,或因老弱不受尊重,或因疾病缺人照顾,或因特殊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因代沟不被理解,或担心麻烦、拖累常住(僧团)等等,若无相当的独立生活能力和坚定的信念及毅力,无良好的戒德与人缘,这些都会成为修行与养生的障碍;从尼僧来说,因信佛、出家而有一种崇高的神圣感和精神寄托,同时也避免了世俗女性种种的麻烦和牵挂,心境变得清净而慈善。但她们毕竟是女性,有着女性特有的生理和心理,教界与社会对她们要求更严,她们的出家生活与普通女性的生活反差极大,加上社会对她们往往缺乏理解,颇多歧视,若信心不足,定慧力不够,又不善于自我调适,那么身心都可能出现问题。

  第二,僧人剃除须发,抛家舍业,为的是学佛、修道、弘法,这一充满神圣感、使命感的价值取向成为他们难忍能忍、难行能行,克服一切苦难的精神支柱,若上述目标得以实现,那怕只是部分实现,对于他们的身心无异于一付“十全大补剂”。这应是历代高僧长寿的重要原因。反之,若发心不正,或上述价值取向受到重大挫折,又无新的价值取向作支撑,结果就会身心俱损,弄得不僧不俗,甚至发为神经病。

  第三,僧人出离小家,进入佛教僧团这个大“家”,而这个家又联系着广大信众,联系着社会和国家。为使这个“家”顺利运转,大众和合办道,佛陀和祖师们要求僧人以戒为师,遵循“六和敬”,并制订了许多清规戒律。所谓六和敬,即: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我国丛林清规一般能体现六和精神,要求住持领众办道,率先垂范,出坡劳动不甘人后,作风民主,凡有布施,普同供养,不搞特殊,尊老爱幼,嘘寒问暖,圣诞节日,与众同欢。如此则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加上寺院多处于名山胜地,山青水秀,殿堂庄严,环境清净,这些都有利于养生。当然,规矩和禁忌太多,必会压抑个性;在集体生活环境中,想学习和进行一些适合个人身心状况的修行与养护(锻炼、食疗等)都很困难。此外,僧人出家的背景比较复杂,佛学修养、文化水平、社会经验差异较大,加上修行人主观性强,思想比较单纯,对人际间的沟通和理解不够重视,若寺院住持非人,家长制作风严重,道风不正,管理失当,很容易造成寺众失和,相互争竞、猜忌;又若外界干预太多,寺院商业化、世俗化严重,僧人整天忙于经忏和事务,这些都可能损害寺院的声誉,并严重影响僧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不利于养生。

  第四,艰苦朴素,精进办道,是僧人之本色,寺院道风好的一种表现,但若常住对僧众的关心不够,寺院缺乏基本的饮食营养和必要的医疗卫生条件,僧人自身又缺乏自我保健和体能锻炼意识,久而久之,僧众的身心健康必会受到相当大的影响。以往常见我国汉传佛教僧人面黄肌瘦,体能差,甚至精气神不足,与此即不无关系。尽管个别人可能身体素质优越,或信心好,意志坚强,修行专注,身心达到一种超常状态,一段时间内不吃不喝不睡都不成问题,但对多数僧人来说,四大之身毕竟是因缘所生法,它的健康存续必有赖于一定的条件。所以在现代社会,寺院还是应尽可能地改善僧众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

  第五,寺院殿堂庄严、洁静,晨昏二时课诵香烟缭绕,梵呗悠悠,大众虔心礼佛赞颂,如沐春风。晨钟暮鼓,起居有时;或青灯黄卷,挥毫书经;或山间参禅,坐看花开花落;或树下小憩,静听泉水潺潺;或聆大德开示,或聚道友小茗。养益身心,莫此为胜!但若心性猥琐,俗情难舍,或名利缠心,则往往适得其反,寂寞难赖,以至度日如年。此佛经所谓“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若心有染,则仙境亦难免变浊了。

  另须指出的是,我国汉传佛教僧人课诵在站立中进行,重心高,梵唱之气多从喉间发出,声音虽嘹亮,但易伤气耗神,且久立伤骨,不易定心。而藏传佛教僧人课诵在坐中进行,重心低,梵唱之气多从腹间(丹田)发出,声音厚重,有如雷音。南传佛教僧人和韩国、日本僧人梵唱亦有此特点。汉传佛教寺院于此是否可以借鉴、改进?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僧人养生问题颇为复杂,实不可一概而论。何况僧人中有男僧、尼僧;有禅僧、学问僧、事务僧、经忏僧;有常住僧、云游僧,等等。我以为,僧人既已出家,即便从养生角度来说,也应将坚定信仰、勇猛精进、弘法利生放在第一位,因为僧人的精神生活是最重要的。佛经云:“心生则种种法生”、“一切唯心造”。大量事实也说明,心的能动作用往往是不可思议的。一些高僧生前死后的生理变化超出常理,至今仍成为科学和医学不解之谜。其次,僧人孤身一人,居无定所,为借假修真,增强适应能力,平时还是应注意加强自我保健、体能锻炼和防病治病意识,一有不适,即随时按捏、调理,最好能懂一点生理学、心理学和医学知识,尤其是中医及养生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如经络穴位、针灸、按摩、拔罐、刮痧、食疗等。藏传佛教设有藏医学院,汉地佛学院也应增设这方面的课程。据我观察,我国汉地多数僧人不重视养生,也不懂得如何养生。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第三,汉传佛寺大多实行住持负责制,而僧人以寺为家,精神和物质生活均依托于寺院,故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寺住持不仅为僧众慧命之所系,亦对全寺僧人的身心健康负有重要的责任。因此,寺院住持应加强寺院管理,充分发扬佛教六和敬的精神,在领众修行和搞好自养的同时,要切实关心僧众的身心健康,尽可能地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改善僧众的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条件,并宣传普及养生常识。尼众寺院尤其应加强学习,妥善管理,尼僧相互间需多一点理解、关心和帮助。若僧众身心健康,则有利于促进僧人的学修,必能增强寺院的凝聚力,并大大减轻常住在医药等方面的负担。

佛教的养生之道(五)

陈星桥

十一、居士与养生

  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条件或不愿意出家,但并不影响他信仰佛教。从信仰佛教和修行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出家,完全可以做佛教的在家信徒,也就是做居士。佛教所谓居士,特指受持三归戒(终身归依佛、法、僧三宝)或居士五戒、居士菩萨戒的在家信徒或居家修道之士。

  自古以来,居士就有良好的养生传统。佛教初传入时本与各地民间传统信仰相混杂,只有“斋戒”是其特点。公元66年汉明帝赐楚王英诏说他“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所说洁斋三月,后世名为三长斋月。《杂阿含经》卷40、《大毗婆娑论》卷41、《大智度论》卷13都说到在家的佛教徒要于正、五、九三个全月,另外于全年每月的六个斋日受持八戒,亦名八关斋戒。这八戒中和生活有关的为素食(不杀)、过午不食、不饮酒、不淫四戒,由楚王英的情况和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八关斋记一事来看,古代的王侯士大夫一入佛门对于八关斋戒还是奉行唯谨的。

  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常年都能如此平均五日一小修,四个月一大修,这个“修”不是放任自流、懒散纵乐的“休息”,而是净化、调整全部身心的严格“检修”和“修炼”。它以素食、节食、禁酒、净身、清心、断欲、凝神、静思为要求,这对于身心健康和功能的恢复、保持和加强该有多大的裨益。果能年年如此,终身不懈,何患寿之不增,年之不永,疾之益寡,身之益强。其实,每月六斋日的安排基本上和现在的七日一周相同,这种生活制度即使在现代也并不妨碍一个人正常参加社会工作。无怪乎古代在家的虔诚佛教徒多以长寿著称的了。

  现代科学也发现,笃信佛教的人往往心境平和而快乐。据中新网2003年5月23日报导,美国麦迪逊威斯康辛大学的扫描研究显示,长期笃信佛教的人士的大脑左边额叶前部活跃。这个部位同良好的情感、自制能力及情绪有关。加州大学洛杉矶医药中心的研究则发现,打坐及事事留心能控制扁桃腺,也即是脑部当中不安记忆的中心。该中心的研究显示,长期信佛的人士,比其他人不容易受惊、感到烦躁、惊讶或愤怒。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杜克大学的佛莱尼根教授说:“我们现在可以有信心地假设人们经常在达兰萨拉及印度碰见的那些看起来快乐及平和的佛教徒,是真的快乐。”

  相对于僧人来说,居士有如下几大特点:一是有夫妻家庭生活。二是为谋生养家一般都须从事各种资身事业、社会事务。三是人数多,不拘于男女老少,且分散于社会各个阶层。四是佛教对他们的要求不高,一般要求他们信奉佛教、护持三宝。世俗社会对他们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因此居士的养生有许多不同于僧人的特点和要求。

  首先,居士难免要过一种世俗的生活,要成家立业,没有好的身体是万万不行的,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尤其如此。从追求幸福人生的五大标准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来说,也需要懂得养生。因此,养生对于居士来说更为重要。相对僧人来说,居士的生活环境比较稳定,物质条件比较充足,生活方式丰富多样,没有太多的清规戒律的约束,若家庭和睦,工作顺利,这些都能成为养生的一种优势。但若工作繁忙,应酬太多,人际关系紧张,或家庭不和,生活压力大,养生环境差,或生活安逸,贪色纵欲,饮食不节,等等,这些都会成为养生的障碍。

  其次,居士还要过一种信仰生活。佛教信仰给他们一种希望,一种精神支撑,给他们过一种道德生活的力量,使他们能更好地实践各种养生之道,尤其是佛教的养生之道。相对于世人来说,这些是居士养生的一种优势。但若对佛教认识不足,信仰不正,功利心强,盲目性和迷信色彩过重,不能妥善处理信仰与家庭生活、资生事业的关系,则反过来会成为养生的障碍。

  由上可见,居士养生问题比较复杂,在当今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更是如此。个人的秉性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的不同,选择的职业不同,乃至信奉修行的法门不同,都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养生的态度和结果。虽然总体来说,居士多数都能斋戒净身,少欲知足,行善积德,在养生方面比一般世人要好得多,但真正懂得并有意识地学习和实践养生之道的居士并不多。而且居士与居士之间差异也很大。有的居士能勤修福业而不居功,广学多闻而不憍慢,真参实修而不废世法,保养身心而不执著,能将佛教信仰和修行与家庭生活、资生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得“禅悦法喜”,因而身心能得到健康、愉悦。而另有不少居士对佛教认识不足,功利心强,攀缘心重,好高骛远,无视日常的身心保健,凡事求佛求神,迷信色彩浓,易走极端。他们不入佛门还好,一“学佛”倒变得怪怪的,不仅与邻居、同事格格不入,而且与自己的家人甚至法师们也很隔膜。他们自己也为此深感苦恼,身心困顿不堪,又何谈养生。所以有的法师不无调侃地说:佛说人生有八苦,而你们还多一大苦,即学佛苦。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并符合佛教的养生之道,在家佛教徒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建立正信。由于居士多数都难得受到正规的佛教教育,加上生活、学修环境较差,相当多的人在信佛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功利性、盲目性和迷信色彩,极容易误入歧途。所以,作为居士,若限于条件,修行多少或做多少功德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要多阅读佛教书籍,多亲近善知识,端正对佛教的态度,树立正确的信仰。学佛基本的要求是要存好心、说好话、办好事、做好人。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随时将消极、负面的情绪转化为积极的健康的心态。

  (二)要处理好学佛修行与过家庭生活的矛盾。我国社会历来十分重视亲情和家庭伦理,家庭成员间是否和睦、互助,直接影响到各个成员的身心健康。佛教虽然具有浓厚的出世色彩,但对于父子、夫妻等家庭成员间的责任和义务都有相应的规定。中国佛教对于家庭更是积极维护,这既是为了国家、社会的稳定,也是为了民众的身心健康、幸福。从养生角度来说,家庭关系对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所以,居士在上庙进香做佛事、吃素、诵经念佛、礼佛坐禅、放生等方面,应在尽到家庭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上进行,而且要努力取得家庭其他成员的理解、支持,否则会显得很自私,还可能障碍横生,甚至便家庭破裂。自己家人都处不好,又如何广度众生。所以,居士在个人学佛的同时,要致力于佛化家庭的建设,使家庭成员都能得到佛法的利益。年青居士在组建家庭时,就要在这方面作充分的考虑和抉择。

  (三)要处理好学佛与从事社会工作的关系。从事何种职业,工作环境及同事间的关系如何,不仅影响到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且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身心状况。佛教提倡“八正道”,其中一条为“正命”,即从事正当、合法(包括符合佛法)的职业。作为居士,决不应当从事非正当的、不合法的职业,已从事的应设法转业,一时无法转业的也要采取一些弥补措施。其次,要敬业尽责,并将佛教慈悲济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理念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第三,要在同事、朋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要以自己的模范言行和得到佛法真实利益的事实,感染、教育他人,使他人因你而理解、相信佛法,愿意去实践佛教的养生之道。同时,也要尊重他人的信仰和风俗习惯,不要因为信仰的不同而生起不必要的矛盾和诤执。

  (四)居士因家庭和工作等事缘多,闲暇少,修行环境差,因而修行法门一定要简便易行,切合自己的实际,参加各种佛事活动也要量力而行,不可好高骛远。平时也要懂得一些养生之道或养生之术(具体的养生方法),从而能以健全的身心、充沛的精力,投身于世间出世间的各项事业。

佛教的养生之道(六)

陈星桥

十二、禁欲与养生

  这里所言禁欲,特指禁断淫欲,也即佛教所谓梵行,为受持淫戒、断除淫欲之清净行法,是色界第一禅天“梵天”之行,故名梵行。

  佛教认为,淫欲为生死轮回之本,要想跳出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外、不在五行中,首先必须断除淫欲。如在《四十二章经》中,“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於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又说:“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所以出家僧人以禁欲断淫为第一大戒。为使僧人切实遵行此戒,佛陀还为僧人制订了男女两性间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要求之严之细,堪称诸宗教之首。对于在家信徒,佛教要求他们不邪淫,并鼓励他们学习梵行,在一定的时期内受持八关斋戒。佛教梵行的要求对于佛教徒的养生来说,影响深远。所以有必要专篇进行探讨。

  我们知道,在无生命的物理界尚有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规律,何况在生物界和动物界,两性行为成为生命传衍的根本,是生命界最原始的极具魔力的本能,它伴随着一种极大的快感,为欲界众生第一大欲。所以我国孔子在《礼记·礼运篇》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卷十一言:“食色,性也。”《圆觉经》说:“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化生、湿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在生命界,恐怕只有极少数的修道之人才有可能抗拒或征服它。所以古人云:“出家乃大丈夫之行,非帝王将相所易为。”

  在三大语系佛教中,目前流传于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地区的巴利语系佛教僧人仍严格遵循佛制戒律修梵行。汉传佛教中,中国汉族地区和越南的僧人仍按照丛林制度保持独身;日本僧人自明治维新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数都允许娶妻生子,也不忌荤腥;韩国和朝鲜受日本的影响,也有相当一部分僧人有家室。藏传佛教传承了印度佛教晚期兴起的密教,除主流的格鲁派以外,其它宗派的喇嘛多数都允许娶妻生子。

  下面笔者拟从养生角度,分析一下男女性冲动和性行为的影响以及应如何看待、修习梵行。

  (一)男女性冲动和性行为对人身心的影响

  性冲动和性行为如同饮食一样,是生命界一种极自然的生理现象,本无所谓道德问题。而人类是心智和能力高度发达的高级生命,随着家庭、部落、民族和国家的出现,以及社会文明的日益发展,人类动物性的生理本能不断异化、泛化,其影响逐渐减小,而思想、宗教、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影响占据着越来越大的比例。这常常掩盖了人的本能需求,使人容易忽视它的深刻影响。因此要准确评估性冲动和性行为对人身心的影响是比较困难的。近代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通过“梦的解析”等方法,说明性欲是决定人的性格成长、价值取向的关键因素,影响人的一生。但这也只是揭开了性影响的冰山一角。

  人本身就是性爱的产物,出于种族繁衍的本能,人到了一定年龄,男女身上除了出现第二性征之外,身内都会分泌大量的雄、雌激素,驱动人们去寻找或吸引自己“另外的一半”。正所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时若因缘和合,寻找到自己“另外的一半”,并通过恋爱、结婚,组建起和睦稳定的家庭,那么,身心都能获得极大的安慰,甚至会激发无限的创造力,促进事业的发展。性爱从生理上说,随着年龄的少、壮、老而有盛衰之别,但从心理上说,则可能终其一生而不衰。有资料表明,和睦的家庭和美满的爱情生活,是人类健康长寿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从佛教来看,凡夫无不为淫欲所驱遣,不由自主,而成为“欲望的奴隶”,苦多乐少。现实也确是如此。若人求爱不遂,或受到内外不适当的强力压制,或夫妻不和,“饥渴”得不到满足,则反而会由爱生恨,往往造成人内分泌紊乱、精神抑郁不乐,严重的可能精神分裂,甚至自寻短见,或做出丧天害理、自毁前程、违法犯罪、危害社会的事来。另一方面,若自我放纵,甚至犯他妻室,必然乐极生悲,不仅伤害身体,严重影响学习和工作,还可能感染性病、艾滋病,造成自他家庭的破裂。古今中外,上述负面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我国孔子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他在《论语·季氏》中说:“君子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而中医和道家对男女性事有更深的研究。《抱朴子内篇·微旨》写道:“人不可以阴阳不交,坐致疾患。若纵情恣欲不能节宣,则伐年命。善其术者,则能却走马以补脑,还阴丹以朱肠,采玉液于金池,引三五于华梁,令人老有美色,终其所禀之天年。”唐代名医孙思邈说:“男不可无女,女不可无男。无妇则意动,意动则神劳,神劳则损寿。若念真正无可思者,则大佳,长生也,然而万无一有。强抑郁闭之,难持易失,使人漏精、尿浊,以致鬼交之病,损一而当百也。”

  所以,一味强调所谓“存天理、灭人欲”,无视、压制人的正常生理需求,抑或一味宣扬性解放,甚至诲淫诲盗,都是非常有害的。

 (二)如何看待僧人的梵修生活

  既然说,良好的爱情生活有利于人健康长寿,而过于压制性欲会“坐致疾患”,那佛教为什么还要修梵行,修梵行是否违背养生之道呢?这里就有一个如何认识和修习梵行的问题。

  首先,佛教是一种宗教信仰,以解脱生死为第一目标,而要解脱生死,就必须修梵行。如《圆觉经》说:“众生欲脱生死免诸轮回,先断贪欲,及除爱渴。”至于养生,一般来说只解决现世的身心健康、愉悦。一个人养生做得再好,也不可能长生不老,只有解脱生死烦恼,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当年释迦牟尼佛在做太子的时候,宫女成群,但在他看来皆悉无常、不净,只能增加人的烦恼。于是毅然出家修道,终于有一天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证入不生不灭的大涅槃。可说佛陀就是僧人修梵行的最好榜样。《大佛顶首楞严经》卷第六载: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摄心,我名为戒?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如不断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诸魔,亦有徒众,各各自谓成无上道。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炽盛世间。广行贪淫,为善知识,令诸众生,落爱见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断心淫,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一决定清净明诲。是故阿难,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沙石,欲其成饭,经百千劫,只名热沙。何以故?此非饭本,沙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纵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轮转三途,必不能出。如来涅槃,何路修证?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说,名为佛说。不如此说,即波旬说。

  这段经文充分说明了佛教修梵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志在解脱生死的僧人,只能无条件的受持淫戒,勤修梵行。

  其次,修梵行可臻于养生的最高境界。对于普通世人和不懂修行的人而言,压制性欲会“坐致疾患”,但真修之人完全可化解性冲动和性妄想,变贪毒为甘露,从而大大有利于养生。道家内丹功就可“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而佛教除了有严格的戒律、制度作防护以外,僧人还可通过习经教、修止观来转化贪嗔痴三毒。所以古来高僧、高道多享有高寿,绝不是偶然的。就普通僧人来说,修梵行至少可省除种种爱欲牵缠、家室之累,从而有更多的精力来从事学修和奉献于自利利他的弘法事业。大量的事实也证明,清心寡欲的确有助于健康长寿。

  不过,在我国汉族地区,僧人出家的因缘各不相同,所处时空境遇也往往有很大差异。目前佛教界内及社会整体环境都要求“僧像僧,庙象庙”,使绝大多数僧人尚能保持“僧装、素食、独身”,但就修梵行的内外环境来说,相对于南传佛教国家,却是相当的差。一是僧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常常得不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二是有关僧籍管理、僧职考核、僧制建设还比较混乱,没有统一有效的制约机制,僧教育也相对落后。三是僧人多数忙于事务或经忏佛事,真正能坐禅修止观的极少。四是许多寺院成为观光旅游之地,环境恶化,寺院贫富差距拉大,管理跟不上。五是佛教信众整体素质偏低,懂佛教者少,功利心强,进寺敬香做佛事以女信众居多,而寺院对僧人与信众以及与社会的互动缺乏必要的规范。六是现代社会日益开放,物欲横流,声色光电诸诱惑日益增加。这种情况令不少僧人进退维谷,不知所措,尤其是年青僧人,内心世界难以平静,有的丧失了学修佛法和弘扬佛法的信心与热情,僧才流失严重,有的在道风、养生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今天,僧人发心出家已不容易,能切实、顺利的修习梵行就更不容易。正视上述问题,切实搞好佛教的信仰建设、道风建设、制度建设等自身建设,将成为今后佛教界的一个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梵行清净 身心调柔

  色欲由内因外缘而起。一般佛教徒因为食素,出门在外尚多有不便,何况僧人素食、独身,须时时注意威仪,节身自好;在当今道德失范、邪说竞兴、诱惑不断、肉欲横流的时代,一般在家佛教徒不邪淫尚不易做到,何况僧人要淫欲全断!所以,社会各界对僧人应多一点理解、尊重和关照,居士们既要亲近法师,更应注意礼数,善加护持。而作为僧人,既要终身梵行清净,又要身心健康、调柔,这不是一般的养生之道能解决的,须有一些特殊的防范与修行调养理念和措施。

  首先,须信仰坚定,发大菩提心,以出离生死、继承如来家业、弘法利生为职志,能于佛法生起大意乐,通过修行获得“禅悦法喜”,这是保持梵行清净的重要前提。

  其次,通过真切的求戒和庄严的授戒仪式,获得戒体,会产生相当的防非止恶的力量。既已受戒,即须恪守戒律,尤其是四根本戒。佛制比丘五年学戒,不离依止,目的在于通过戒律生活养成良好的僧格。所以青年僧人最好能在道风较好的丛林或僧团中熏修。一些寺院尽管条件非常艰苦,但道风好,管理严,前往挂单常住者反而极多。这在相当程度上是梵修的需要。

  第三,梵修重在修心。对性冲动若强行压制,易造成伤害,不是根本办法,关键还在于疏导、转移,从内心化解。如《四十二章经》说:

  有人患淫不止,欲自断阴。佛谓之曰:“若断其阴,不如断心。心如功曹,功曹若止,从者都息。邪心不止,断阴何益!”佛为说偈:“欲生于汝意,意以思想生,二心各寂静,非色亦非行。”

  修心之法众多,如念佛、诵经、拜忏等,但最重要和有效的对治方法还是于禅定中修不净观。为了帮助信众尤其是僧人断除淫心,大小乘佛经对如下几方面都作了大量的描述:男女血肉之躯臭秽不净;男女色相虚妄不实;女性集弱点与祸患于一身;贪淫的危害及犯淫戒的恶果;修梵行的重大意义和无量功德。如《摩邓女经》说:

  佛言:“汝爱阿难何等?”女言:“我爱阿难眼,爱阿难鼻,爱阿难口,爱阿难耳,爱阿难声,爱阿难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泪,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中但有屎尿,臭处不净。其夫妻者,便有恶露;恶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死亡,便有哭泣。于是身有何益?”

  具体来说,不净观分为厌他身而观他不净与厌自身而观自不净二种。前者观他身中有九相,即:(1)死相,(2)胀相,(3)青瘀相,(4)脓烂相,(5)坏相,(6)血涂相,(7)虫啖相,(8)骨锁相,(9)离坏相。后者观自身中有五不净,称为五种不净。即:(一)种子不净,肉体系由因缘而形成,故内(烦恼、业)、外(父母之精血)之种子不净。(二)住处不净,于母胎中,十月不净。(三)自体不净,此身由四大之不净所成。(四)外相不净,此身之九孔常流不净。(五)究竟不净,死后弃置冢间烂坏,亦永久不净。其中任何一种观想成就,对治性妄想都会有极好的效果。

  第四,僧人亦是血肉之躯,不能不食人间烟火,何况还须广度众生呢。所以不能一味逃避,须正视异性,同时应把握分寸,不可接触失度和过频,以免遭人讥嫌,或日久生情。如《四十二章经》说:

  慎勿视女色,亦莫共言语。若与语者,正心思念,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华,不为泥污。想其老者如母,长者如姊,少者如妹,稚者如子,生度脱心,息灭恶念。

  尽管女性存在许多的弱点,但大多数女性富有宗教情结,善良细心,既是佛教的有力外护,也是摄受、度脱的对象,一样的可修行证果。观音菩萨示现女身而循声救苦,《法华经》中甚至龙女也能示现成佛。因此,对于女性应该有一客观的认识与评价。女人是不是“老虎”,关键在于人自心。

  第五,应志存高远,修行精进,积极投身于弘法利生事业,内心充实,无暇他顾,也能很好地避免性妄想和性冲动。过去丛林中安排的佛事活动既多且密集,我想既是寺院宗教生活的需要,也是个人梵修的需要。

  第六,在生理方面,男女两性各有一些基本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应当掌握这些特点和规律,以便预为疏导、转移和化解。对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五官应善加管束,不可身入淫境,或故往观听淫词淫画、淫声淫曲,同时应增强对这些逆境的免疫力;在饮食上,不吃荤腥、不饮酒,不吃有刺激性的东西,也不要吃太饱;在衣着上,内衣不要太紧,穿着和铺盖也不要太暖,以免“饱暖生淫欲”;在起居上,注意早睡早起,张驰有度,不要太劳累;除礼佛、劳动之外,最好能进行一些体能锻炼,如打拳、做操、慢跑、散步等,平时多干洗头、叩齿,也可按摩双脚心(涌泉穴)和三阴交穴,灸关元穴,大小解时注意闭息,咬紧牙关,提肛缩肾,这有利于固肾强身。

  注意或做到以上六个方面,必能梵行清净,身心调柔。

  另外,由于种种原因,一些僧人信仰淡化,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转变,或业障重,性欲强,修行不得力,或不能适应寺院的清规与修行生活,他们要保持独身、梵行清净就特别困难,往往会“坐致疾患”,因此还不如尽早还俗,以免既影响佛教,又使自己身心受到损害。佛教早就有人性化的还俗制度,如允许比丘六次还俗;佛教对出家受戒要求严,但僧人若还俗则程序十分简单,只须对僧团中任何一人声明即可。现代社会更是强调信仰自由,还俗也是可以理解的,何况还俗并不意味着放弃信仰。当然,出家最应慎重,而一旦出家,即应勤修梵行。若能同时注意养生之道,善加调摄,做到梵行清净,身心调柔,那就更好了。  (待续)

佛教的养生之道(七)

陈星桥

  十三、佛教徒的日常保健与养生

  “养生”一词始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保养、养护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养生术,就是根据生命生存演化的规律,为达到保养身体、和谐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也就是说,它包括保养身体和涵养精神两个方面。我国是一个非常重视养生的国度,数千年来,形成了许多门类的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其中道教养生偏重身体修炼,儒家养生偏重道德涵养,佛教养生偏重身口意三业转化,医学养生偏重临床,民间养生偏重实用,武术养生偏重技击。但不管是那一门派,都须遵循养生的四大原则:

  一是顺应自然,这正是中国“天人合一”思想对养生的要求,即:既不可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要重视人与社会的统一协调性。正如《内经》主张:“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二是形神兼养。在养生过程中既要注重形体养护,更要重视精神心理方面的调摄,正所谓“形神兼养”、“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三是动静结合。现代医学主张“生命在于运动”,中医也主张“动则生阳”,但同时也主张“动中取静”、“不妄作劳”。佛教则主张“以静制动”,寓动于静。

  四是辩证施养。养生不拘一法、一式,要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地采取形、神、动、静、食、药等多种途径、多种方式进行养生活动。

  前面重点介绍和论证了基于佛教教义和佛教徒修行生活的养生之道,偏重于养生的理论。下面拟介绍一些具体的日常保健与养生之术。说到养生的方法,各家各派可说多如牛毛,具体到不同的个人、不同环境、不同的节气也各不相同。所以笔者只能根据佛教徒的基本特点,并本着“简单、方便、经济、有效”的精神,从以下七个方面进行探讨和介绍。

  (一)神养

  包括精神心理调养、情趣爱好调养和道德品质调养等,属于佛教中的意业范畴。在这方面,僧人和广大佛教徒应该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绝不意味着佛教徒自然就会做得很好,有时恰恰相反,会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只是可能表现得隐秘一些,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例如:在信仰方面,若对佛教缺乏正确的信解,一味迷信灵异,祈求感应,禁忌多多,搞得神经兮兮的,或将自己的信仰凌驾于社会现实之上,自是排他,也可能造成心理冲突、失常;在禁欲方面,若内外压制过多,不能合理地消解,则可能造成心理紊乱、性格畸变;在禅修方面,若方法不当,刻意追求神通或贪著好境界,也可能“走火入魔”;在情趣方面,若太单一,则精神得不到应有的涵养,容易变得性情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可能降低;在品德修养方面,若仅仅局限或满足于佛教内部的要求,不能与社会、民族、国家的要求相结合,也可能障碍频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冲突。等等。因此,佛教徒也同样要重视“神养”,并掌握一些必要的方法。

  1、应多读佛书,广学多闻,以开发智慧。

  2、要学习、运用好佛教的缘起理论,善于换位思考,学会宽容、理解他人。要懂得无常之理,善于逆向思维,在困难的时候,能看到光明;在顺利的时候,能想到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形;在烦恼的时候,能适时地“抽薪”或转换心境。

  3、每日至少保证有一小时时间用于坐禅、念佛、诵经,或冥思、反省、闭目养神。常常深呼吸、意守丹田或脚心、学会坐禅,最有益于“神养”。

  4、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人皆有之,良好的“情绪管理”是做好“神养”的重要一环,可根据各人的情况定时或不定期地燃香、礼佛、抄经(习书法)、听梵乐、品茗、漫步、朝山等,以增进信仰,开阔视野,怡养性情。

  5、适当进行一些体能锻炼(包括带有一定娱乐性的运动),将更有利于“神养”。

  6、应保持适当的睡眠,一般一天应保持7~8小时睡眠,没有杂事、整天修行的人,也应保证中夜4小时的休息。要讲究睡眠质量,提倡积极的睡眠,正念住心,在清净、空明的心境中休息。尽量不要吃安眠药,不要产生对药物的依赖性。

  (二)行为养

  包括衣、食、住、行等生活起居行为的调养,属于佛教中的身业和口业范畴。佛教认为,人的心理(意业)可以支配人的动身发语等行为,并影响其生理状态,反过来,人的行为、习惯(身业和口业)又可以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所谓业,就是势力、作用的意思。当今国家心血管病科研领导小组副组长洪绍光教授认为,个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要占60%。这些都说明“行为养”非常重要。在前面的“佛教的行为规范与养生”一节中,已经分析了必要的行为节制和规范,对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说明佛教徒在行为养方面具有特殊的优势,此不赘述。这里只想补充一点行为养的基本要求。在穿着方面,宜春捂秋冻,整洁卫生,衣被要勤洗、多晒,少用化纤制品;在饮食方面,前面我们也讲到,要戒烟,少饮酒,多喝茶,提倡素食和适当节食(七八分饱),应讲究卫生(食品洁净、饭前洗手等),最好实行分餐;在住、行方面,要保持良好的身形姿态,所谓坐如钟,立如松,卧如弓(最好右胁而卧),行如风,同时要学会放松;在待人接物、谈吐方面,宜和颜悦色,学会宽容,学会微笑,学会说“爱语”(真诚、柔和、关爱之语),不可养成讥讽人、骂人、说脏话的坏习惯;在运动、娱乐方面,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贵在坚持、适度,棋牌等娱乐活动要注意节制,要远离五花八门的娱乐病,如“卡拉OK”病、电子游戏综合症、“耳机病”、“电视病”、“麻将综合症”等,更忌参与赌博和色情活动,玩物不仅丧志,还可能伤身;在家庭生活方面,应发扬尊老爱幼、兄友弟恭、夫妇相敬如宾的传统,房事尤须注意节制,应了解一些必要的性知识和禁忌。总之,要从小或从现在开始养成好的行为习惯,改变不好的习惯,因为好的习惯不是一天可以养成的。

  (三)气养

  这里的“气”特指人身中之内气,与呼吸之外气,共同成为推动人生理运动变化的能量或动力。气与血是我国中医衡量人生理状况的两大指标,《黄帝内经·素问》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之说。同时,气与“精、神”是道家修身养性的三大要素,认为养性贵神,养形贵气,养命贵精。《庄子·外篇·刻意》称:“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儒家则将气养作为提高人格修养的重要一环,孟子就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之说。佛教也有数息观、宝瓶气等修炼方法。正是由于我国各家各派对“气”的高度重视与深入研究,从而形成了中国的民粹“气功”。

  “气养”介于“神养”与“形养”之间,是调节人的精神与生理的枢纽,具有祛病强身、延年益寿、开发智慧和生命潜能的作用。养生界一向有“药养不如食养,食养不如气养”之说。“气养”的门派和方法甚多,如导引、服气、存思、止观等。古人认为,气欲柔而不欲强,欲顺而不欲逆,欲定不欲乱,欲聚不欲散。因此,养气宜心定神闲,常意守丹田,提肛缩肾;学会深呼吸和放松,使呼吸细柔深长;须戒怒、戒纵欲;忌过喜、狂笑和多言,忌过虑、过哀、郁闷、过劳;食宜清淡,忌油腻、忌过饱、忌吸烟酗酒;礼佛宜诚,动作宜缓;若能坚持练六字诀、八段锦、太极拳等更好。

  (四)形养

  主要指人的体形及身体各器官功能的保养和锻炼。佛教徒视身体为臭皮囊,往往不大重视形养。但应知道,佛教是很强调威仪的,其中即包括健康的形仪,要求五官端正等。何况,人的藏府和器官很多,哪一部分生病或功能退化都可能给人带来很大的痛苦,给我们的生活和弘法利生事业带来不便。因此形养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应通过练瑜伽、武术、舞蹈及其它体育健身活动,保持良好的体形和体能,延缓衰老。对一些特殊器官,还须作特别的养护,例如眼睛就特别重要,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常闭目养神,或极目远眺,多做眼保健操。对于牙齿来说,应坚持早晚漱口,早晚叩齿各36下,咽津漱口;不要吃太多甜食;必要时可去医院检查,洁齿除垢。对于耳、鼻和颜面,亦须注意卫生,常按摩,最好能冷水洗脸。人要勤勉,不怕吃苦,有意识地锻炼、提高自己身体的适应能力。应尽量避免和防止外伤和产生不可恢复的器质性病变。古人有《健身养生歌》,可供参考:

  面常擦,血脉流畅,容颜光泽;

  目常揩,视物清晰,眼疾不染;

  耳常弹,听力敏锐,耳聪不鸣;

  齿常叩,齿坚牙利,下龋不松;

  背常暖,肺官强盛,寒咳不犯;

  腹常摩,运化如常,胃肠功佳;

  足常搓,祛风除湿,步履矫健;

  津常咽,宜通百脉,益寿延年;

  发常梳,气血流畅,脑聪发健;

  浊常呵,吐故纳新,身强体壮;

  肛常提,扶正固体,长寿有望;

  皮常干,外卫强固,皮疾不犯;

  睡常屈,固本益精,全身安然。

  (五)食养

  为中医和民间养生之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其应用范围较广,适应人群也较多。主要内容为:1、养生食品的选配调制与应用。我国医家和民间对各类食品的性能、作用、制作以及不同年龄、不同疾病、不同时令的饮食结构和宜忌都有深入的研究,并总结了许多的食疗方,如各种粥疗方、茶疗方、药酒方等等。2、合理的饮食方法与习惯。如提倡早上吃得好,中午吃得饱,晚上吃得少。强调饮食十二宜:宜缓,细嚼慢咽;宜少,勿暴饮暴食,每餐七八分饱;宜软,易于消化吸收;宜新,食物宜新鲜,清洁、少污染,不要吃过期、变质食品;宜暖,胃喜暖恶寒,故饮食宜温,生冷宜少;宜淡,中医学认为,咸多伤心,酸多伤脾,甘多伤肾,故食不宜过甜、过咸、过于油腻;宜素,应多吃蔬菜和豆制品;宜和,吃饭要心平气和;宜静,笑食、说食易损身体;宜坐,走食、蹲食皆不利消化;宜乐,食时宜心情愉快;宜早,早餐宜早,不伤脾胃。另外,应少吃油炸食品和膨化食品;要戒烟,少饮酒,多喝茶;饮食要合理搭配,勿偏食。等等。是药三分毒,而食物皆具一定药性,若我们能根据自己身体的阴阳、虚实,选择合理的膳食结构,亦能收到养身去疾、防病于未然的效果。俗话说“病从口入”,而我们通过食养,就可以达到“病从口出”。汉传佛教忌食荤腥,虽然使食养范围缩小,但因佛教饮食理念的合理性和我国素食文化的足够发达,并不影响我们日常的食养保健。读者可参看前面的“佛教的饮食理念与养生”、“素食与养生”二节。今人有《长寿食疗歌》,可供参考:

  生梨饭后化痰好,苹果生食营养高。

  木耳抗癌素中荤,黄瓜减肥有成效。

  紫茄祛风通脉络,莲藕除烦解酒妙。

  海带含碘消淤结,香菇存酶肿瘤消。

  大蒜抑制肠胃炎,菜花常吃癌症少。

  盐醋防毒能消炎,韭菜补肾暖膝腰。

  万物蔬菜养身宝,饮食多样任君调。

  萝卜消食开脾胃,绿豆解暑降温好。

  山楂减肥除疝气,山药益肾消糖尿。

  补中益气吃百合,利气行血刺玫瑰。

  暖胃止痛桂花好,松子降服气管炎。

  花生降醇营养好,瓜豆消肿又利尿。

  柑桔消食化痰液,抑制癌菌猕猴桃。

  香蕉含钾解胃炎,禽蛋益智营养高。

  萝卜化痰消胀气,芹菜参降血压高。

  生津安神数乌梅,润肺乌发食核桃。

  蕃茄补血驻容颜,健胃补脾吃红枣。

  白菜利尿解毒素,蘑菇抑制癌细胞。

  蜂蜜润肠又益寿,葡萄增色令年少。

  诸君若要延年寿,请把食疗歌记牢。

  (六)药养

  主要内容为养生药剂的选配调制。其制剂多为纯天然食性植物药;其制法也多为粗加工调剂;其剂型也多与食品相融合。因此,中医常有“药膳”之说。古代在深山中修行的高僧为解除生病的后顾之忧,对药养、“药膳”即多有研究。 

  (七)术养

  是以上养生之术以外的一种非食非药的养生方法,即利用按摩、推拿、针灸、沐浴、熨烫、磁吸、器物刺激等疗法进行养生。僧人无论是在丛林中过集体生活,或是在山中独住茅棚,无论是为自利还是为利他,都应掌握一些简便易行的术养知识。

  在以上七种养生术之中,神养、形为养和气养最为重要,其它四种则起辅助之用,应将七者结合起来,做到内外结合,身心和谐。我国古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曾作《摄生咏》,可供参考:

  怒甚偏伤气,思多太损神。

  神虚心易役,气弱病相因。

  勿使悲欢极,当令饮食均。

  再三防夜醉,第一戒睚嗔。

  夜寝鸣雷鼓,晨兴漱玉津。

  妖神难犯己,精气自全身。

  若欲无百病,常当节五辛。

  安神宜悦乐,惜气保和纯。

  寿夭休言命,修行本在人。

  时时尊此理,平地可朝真。

  另外,养生的特点就是要强调在养生之道和养生之术基础上的“因人施养”,在群体中并不强求统一性。当今我国已逐步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养生尤其重要。下面再录一首《老年人保健三字经》,供参考:

  乐行善,放鱼鸟,多念佛,减烦恼。

  看得破,存心好,睦家庭,善友交。

  常运动,勤思考,既强身,又健脑。

  可书画,种花草,多动手,息嗔吵。

  讲卫生,常洗澡,室通风,勤打扫。

  不偏食,不过饱,蔬菜多,盐糖少。

  高蛋白,辛辣少,血压平,肠胃保。

  不讳病,诊治早。预防多,病痛少。

  保健操,不可少,坚持久,能防老。

  三字经,力不小,广宣传,众知晓。

  佛教徒的养生虽有一定的特性,但适当地借鉴其它各家的一些养生经验,还是必要的。

  通过以上对佛教的养生之道的研究和介绍,我想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一)佛教的养生之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独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

  (二)佛教徒的养生还存在不少问题,既有主观上的忽视,也有一些观念需要更新,更有一些特殊情况需要面对。因此希望引起四众弟子的足够重视。

  (三)仅有佛教的养生之道是不够的,在现实中不妨借鉴一些其它各家的养生方法和经验,可适当地参阅一些医学和有关养生的专业书籍。

  (四)养生之术可以说种类、数量繁多,但养生之道却是共通的。四众弟子应本着佛教的信仰和佛教的养生之道,选择、运用符合自己条件和实际情况的养生之术,制订合理的养生计划。

  (五)再好的养生之术也改变不了臭皮囊的无常本质,因此重视养生而不执着于养生,将养生与生活、修行和弘法利生事业有机地结合起来,才符合佛教的养生之道。







地址:重庆市北碚区缙云山缙云寺 电话:023-68867229

重庆缙云寺 ICP备案号:渝ICP备15000086号 渝公安网备:50010902000855  网址:www.jinyunsi.com.cn